我在想台灣應該有兩、三成的人看過食神吧?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笑一笑過去就算了。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XX」這樣的句子應該已經滾瓜爛熟。
這句子極其抽象,卻又十分有禪意。
- Dec 05 Mon 2011 00:18
只要有心
- Dec 01 Thu 2011 00:27
新月舊年
全新的月份正開始,這個年卻已經舊了。這不就有點像是我人生的寫照?
許多新事物緩緩改變發生,我卻已經舊了。
因為舊了,少了點冒險犯難的精神,因為舊了,知道不能再用時間當作最好的後盾。
- Nov 29 Tue 2011 00:28
Lancaster Graffiti 冬
- Nov 20 Sun 2011 12:07
最近
連續參加了兩場送行餐會,還去了一趟久違的電影院,喝了一些酒。
在不大清楚的腦袋裡,不大確定我想寫什麼。
有時候寫日記比寫其他的狗屁倒灶東西更難啊,流水帳不再是選擇,就更難在去蕪存菁之中留下東西。
- Nov 15 Tue 2011 01:05
深夜
小Q運轉著,傳來陣陣機械聲,一肚子滿滿過去累積的灰塵,不哀嚎一下,怎麼會是正常?
我知道問題在哪,卻又始終沒有找出時間來處理那些灰塵。
是不是清理之後,一切就會安安靜靜?是不是拆卸之後,還能組裝回去?
- Nov 06 Sun 2011 00:00
閒話 家常
有時候判斷不能下得太快?總是一次又一次相信,然後一次又一次被氣到。
沒關係,我就是這樣。
所以再去試看看,又碰了一堆釘子或許也得甘之如飴。
- Nov 03 Thu 2011 00:01
層次
這世界真是太有深度了,不同的關係,不同的界線,不同的社會,不同的階級。
沈默的艦隊、反彈的皮球、蕩漾的水波。
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也沒有什麼好掙扎的。
- Oct 24 Mon 2011 22:23
Lancaster Graffiti 秋
輕輕閉上眼睛,此刻我試著回憶。要讓大腦重回已經是兩年前的場景,描述當下觀感,又不要同於當初的流水帳,實在好不容易,一邊驚覺日子過得太快,一邊對於Lancaster University的風采依舊深印在腦海裡而感到驚訝。
- Oct 17 Mon 2011 23:33
3650個日子
十年,鏡子像是停格畫面,時間彷彿忘了前進,生活中間有著一大段空白,自己無法證明回憶的存在。十年,就是夢境一場,香消玉殞的執著,自己都不理解的鑽牛角尖,記得的是忘記,忘記的是自己。冷嘲熱諷,為了不變感到失望,因為不變而感到自豪,停格畫面上,多了幾道刮痕,增加一些斑點,微小的細節,訴說哪有甚麼不變,只有不長進與不承認罷了。
橫跨海洋,在海關來往幾次,踏在不同的土地上,依舊用著同樣的方式等秒針追上分針超越時針,管他外頭是湖區或是文山區,神社或是扶輪社,荃灣或是內灣,庫塔海灘或是積水一灘,墨漬在指尖尚未乾涸,又禁不住塗塗寫寫起來,沒有新鮮事的日子,筆尖自然會舞出樂趣。
- Oct 10 Mon 2011 23:41
齒輪又往前狠狠地轉動了一格
我只能期許自己更好一點,既然沒有地方可以停留。
不進則退阿。
日記式的散文少了,我想要期許自己能寫出想寫的東西,而不是敲打鍵盤而已。
- Sep 28 Wed 2011 23:59
6.6 崩潰
我很平靜地在失控中,這感覺我知道而且清楚明瞭。或許臉的表情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化,可能行為模式也幾乎相同,翻滾的情緒讓我笑不出來,因為他媽的這人生有啥好笑的?唸書的時候像個孩子,不唸書的時候像個呆子,或許這一點很好笑吧,回頭一看,什麼都是可笑的。
不該有任何理由,也無需任何建議,我做了我想做的事情,雖然過往的失敗看起來愚蠢可笑,再加上一點可悲,但從某個角度上來看,是不是過度自怨自艾,美或自己醜化別人了呢?可能有個答案,至少今天有個答案。
- Sep 28 Wed 2011 23:20
經濟的軟硬兼施
從以往貼的一堆新聞中,不乏許多的數字,例如:第三季經濟成長率、新屋銷售率、出口赤字、經理人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等等。當然每一個數字都帶有不同的意義,有些數字會提前反應未來的經濟,有些會呈現當下的經濟情況,有些則是只是過去經濟表現的印證,除此之外,不同的數字也可能代表不同產業的情況,總之,數字並不只是數字,其背後充滿著滿滿的統計學,而統計結果的資料源則是來自於許多調查,實務累計的結果,並不是真的用幾個阿拉伯數字,隨便呈現出結果。
數據中有非常簡易的二分法,硬數據和軟數據。硬數據主要就是依照現實情況,去計算統計出的真實結果,比如說出口金額、GDP、失業率等等,這種數據通常是一種絕對的數字,量是多少就會是多少,就像是早餐店的蛋餅價錢,20元一個就是20元一個,漲價到25元就是25元。
- Sep 28 Wed 2011 00:10
FED點垃圾變黃金
美國人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展示了一件最簡單的事情:俺還是世界龍頭,其他人閃邊站。最近十年來,我們常聽到XX崛起,無論是歐洲、日本、金磚四國或是新興市場,各大經濟體似乎已有分足鼎立之勢,眾人不再因為美國打噴嚏,全球都著涼。然而人都是健忘的,2008的金融海嘯讓我們見識到美國的房價崩盤,就能摧毀全球經濟,三年之後,人們又淡忘了美國的影響力,認為美國人不過就是過度消費、好吃懶做的大胖子,這一次,卻簡單展現了喊水會凍結的國力。
數月前,美國國債在逼近舉債上限之際,頓時之間美元簡直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認為美債可能在將來會違約,數十年來的最高評級也被調降,甚至負面展望,霎時之間美國聽起來跟希臘變成難兄難弟,即便美債的評級只是從AAA被調降了一級,而希臘國債早已是垃圾債券。
- Sep 25 Sun 2011 20:19
閒談歐洲主權債務以及引起的危機
馬後砲的整理,如果有錯誤或是講得不完備,請大家多多見諒,我只是想要提醒大家一些與自身相關的危機而已。
“所謂的景氣循環就是吹起一個又一個的泡泡,然後再眼睜睜地看著泡沫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