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總結一些新聞內容,雖然泰銖走貶已經一陣子,要回升之路應該不容易,展望今年下半年,包括泰國國內的政局仍在軍政府手上、旱災、經濟成長下修、通縮風險、債務問題等等,都暫時找不出泰銖能強勢的機會,再加上美國FED篤定要在今年升息的宣示,看泰銖走軟必成定局。原本我估計會上看34.2,拖拖拉拉沒寫文章,早就已經碰到34.2了,然而會不會突破34.5呢?個人主觀意見,貶值刺激出口與觀光,順便拉高進口價格避免通縮,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會不會因此打昏進口商就難說。
==
今年GDP不佳 泰國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增長處低谷徘徊周期
泰國國家發展研究院(TDRI)指出﹐今年泰國經濟成長呈現乏力,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只有2.75-3.25%的增長率,要到明年才會逐步復甦,建議提高政府投資效率、加快支取預算和加強扶持低收入人群,喚回民間投資信心,而且政府要注意應對經濟處於周期性低峰的狀況。
--
泰國內閣批准財部議案 7%增值稅延至明年9月
泰國內閣會議批准財政部提交的議案,繼續延用7%的增值稅率至2016年9月底,原規定此稅率將於今年9月底終止。內閣決定延長的原因來自現時經濟形勢仍趨向緊張,在此形勢下力保民眾的經濟負擔不再增加。不過內閣也表示,7%增值稅率不會無限期永久地適用。
--
穩定出口達成目標 泰國車廠盼泰銖匯率維持33.5-34
商業部長差猜與三菱汽車(Mitsubishi)、寶馬(BMW)及豐田汽車(Toyota)高層13日會見商談後透露,三大汽車廠商相信﹐如果泰銖匯率應維持在33.5-34銖兌1美元,將對整個汽車及空調產業的出口業務有利,並且有信心能夠出口增長率能夠順利實現原定目標值。三大汽車廠商還說明汽車出口產業遭受的障礙及問題,希望政府能夠協助解決,並且把問題呈上國際貿易發展委員會。同時,商業部準備與民營企業合作,推動各個產業的出口增長率能夠順利實現目標值。
商業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首5個月汽車及設備出口價值為130億6,581萬美元,年比增長4.04%。首5大出口市場依次為澳洲的19億7,714萬美元,年比成長29.69%;印尼的9億3,093萬美元,年比降低21.7%;馬來西亞的8億5,696萬美元,年比減少2.25%;日本的8億2,122萬美元,年比增加1.55%;以及菲律賓的8億872萬美元,年比攀升23.8%。
--
泰國大旱拖垮經濟 財長警告 全年經濟成長恐難達標
--
旱災拖累經濟,泰國GDP恐再降0.52%
抽樣農民1200人進行民意調查,發現90%認為今年的旱災嚴重程度前所未有,農產品產量、種植面積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其中以種植面積少於20萊、和以租地進行種植而非在自有土地種植形式的農戶受到影響最為嚴重。旱災造成最嚴重影響的5個方面包括有種植成本增加、尋找灌溉水源成本增加、產量減少、農業種植收入減少和家庭債務增加。
面對旱災農民最多採用的應對措施多數是向政府求助、找其他生計以彌補收入和減少農業種植成本。而希望政府進行扶持的方面包括讓泰國農民有持久發展的能力,包括想辦法讓農產品價格低迷問題得到解決、培訓農民掌握農業生產技術、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等。
--
泰國旱象若不解,今年GDP成長率恐減少半個百分點
--
泰國半世紀大旱 水庫存水量跌至9% 重創大米農耕
--
泰國4月工業信心指數降至86.2,近7個月新低
泰國2015年4月份工業信心指數連續第4個月下跌,從3月的87.7降至86.2,為近7個月來的新低點,原因是企業界對經濟前景及旱災問題感到擔憂,影響民間消費,此可從訂單及國內銷售的信心指數月比下跌中得到印證。同時,4月適逢宋干節長假,對商品運送及物流造成一定影響。不過,企業界認為前往鄰國投資的機遇良好,原因是市場具有發展潛力。
學者建議政府著手解決農產品價格低迷不振的問題、提高國民消費力,並且為中小企業業主調整所得稅結構,鼓勵企業納入稅務體系,推動中小型企業前往柬埔寨、寮國、緬甸及越南進行投資,藉以擴大市占率。另一方面,廠商也應該調整生產技術,提高泰國商品質量及整體競爭力。
--
泰國5月CPI為-1.27% 連5個月出現通縮
泰國 5 月 CPI 已經是連 5 個月下挫,而且比先前經濟學家預測的中位數下滑 1.04% 更低,也低於環比 0.34% 的中位數。 泰國商務部貿易策略及政策辦事處主管 Somkiat Triratpan 指出,主要是原油零售價格疲軟,5-8 月的低電費,以及部分食品價格回落,造成消費價格持續下跌。
今年前 5 個月與去年同期相較,泰國的物價共下挫 0.77%。 與此相較,剔除波動較大的原油及食品價格,5 月的核心通膨則比去年同期上揚 0.94%,比上個月增加 0.05%,都低於預期值的中位數同比 1.0% 及環比 0.105%。前 5 個月的核心通膨則較去年同期上升 1.27%。
--
泰國選舉一拖再拖 經濟問題大 前總理:軍方所剩時間不多
泰國軍方政變已滿一年,軍方承諾先進行修憲公投,進而在 2016 年進行普選。然而,泰國總理 Prayuth Chan-ocha 5 月 19 日坦承,舉行修憲公投,而這將會使普選的時間也延後。他認為 4 月或是 5 月左右,就應該進行普選,但如果要延後修憲公投,那麼普選就會往後推延 3 個多月。
泰國 2014 年 GDP 僅成長 0.7%。相較於 2013 年成長 2.9%、2012 年成長 6.5%,這足以顯示泰國政治動盪正重創泰國經濟。 2015 年第 1 季,泰國經濟比前一季成長 0.3%。即使比預估的數據好,但分析師說,這是因為 2014 年第 4 季經濟數據太差所導致。
政府預估 2015 年經濟可以成長 3% 到 4%,然而分析師不這麼認為。 後軍政府時代使得經濟更加緊縮,加上私人企業的債台高築,在在都使泰國經濟發展顯得窒礙難行。 泰國前總理Abhisit 說,市場可以容許泰國暫時的混亂,但無法接受長期的動盪。如果普選尚未完成,市場上的資金是不會回來的。
--
泰軍政府還政於民期待再落空 大選不會早於明年9月
泰國軍政府發言人說:「首相預期大選會在(明年)9月舉行。」軍方首長兼現任首相巴育去年5月奪權後,一開始表示希望在15個月內舉行大選,但隨著軍人政府開始修憲,大選時間表也一再修改。巴育稱,他願意考慮對新憲法進行全民公投,但強調舉行公投勢必導致大選延期。軍政府發言人也表示,政府不會干預大選,而且巴育本人也已表示不希望執掌權力太久。
與此同時,泰國政府與前總理他信之間的政治風波再次升級,該國外交部本月27日以他信近日一篇訪問的內容「危害國家安全及聲譽」為由,宣佈登出他信兩本泰國護照。外媒稱,泰國政府此次並沒有交代詳情,但據分析這或與他信近日向韓國媒體聲稱,2014年政變的「幕後黑手」與泰國樞密院有關。
--
工資上漲 技術過時 泰國電子產業陷困境
泰國電子製造業過去曾盛極一時,但隨著當地工資上漲、技術過時,電子產業也開始陷入困境。今年 1 月當地製造業指數連續 22 個月下滑,電子商品如電視和收音機的出口更是下滑達 38%,投資人開始擔心,泰國經濟成長放緩是製造業低迷所造成的長期結構性問題,要有所改善恐不容易。
根據《CNBC》報導,LG 近期表示將到越南設立面板製造廠,泰國的製造廠在下個月後將開始停產,此舉凸顯出隨泰國工資上漲,各科技廠開始將產能移往工資較低,且離中國供應商較近的地區。泰國電子製造業佔當地出口達 15%,過去非常興盛,但卻無法成為全球新一波電子產品如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製造商,其中除了工資因素外,另一個主因就是當地電子業的技術過時,已無法達到科技廠的需求。
泰國不再吸引科技廠來此設廠的另一個因素是,泰國電子業的生產技術早已過時,缺少創新。泰國去年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創新排名上從 2007 年的 33 名一路滑落到剩第 67 名。經濟學家便表示,觀察泰國經濟持續下滑的情況就可發現,當地存在結構性的競爭力問題,這問題也正逐漸侵蝕泰國經濟。泰國想要長期達到平均 4.5%-5% 的 GDP 水準機率很低,新常態的 GDP 應該僅在約 3.5% 的水準。
--
債務隱憂!泰國央行大槌擊落泰銖 大幅走貶至5年新低
泰國官方數據顯示,2014 年泰國經濟勉強維持擴張,成長 0.7%,遠低於 2013 年的 2.9%。泰財政部上週調降 2015 年該國經濟成長預測,從 1 月預估的 3.9% 下修至 3.7%。 另外,泰國出口業占整體經濟的 2/3,今年首季衰退逾 4%,表現差於 2012 年。麥格理 (Macwuarie) 分析師上週表示,泰國的經濟表現劣於東南亞地區,通膨也陷入負值,未來恐陷入通縮。
泰國出口表現不佳的情況,泰銖又適時大幅貶值,引發外界揣測泰國央行欲掀起貨幣戰爭疑慮。然而,匯豐分析師認為,刺激出口僅是部分原因,泰銖升值連帶的問題,還包括泰國整體 GDP 占比達 160% 的債務,若泰國真的陷入通縮,債務重擔將更為龐大,降低企業的開銷意願,引發一連串負面循環。
--

arrow
arrow

    yellow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