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陣子收到了系上要我們這一屆的校友協助一些調查,調查將會影響到我們系上或者是學校將來的排名,其中有一段非常有趣,就讓我節錄討論一下。

The final FT ranking is determined to a large extent by the average salary of survey respondents. The FT converts local salary data into a $ equivalent measure to facilitate international comparability. The FT use so calle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exchange rates, rather than real ones, in their salary conversions.

071311144834
英鎊,50鎊一張的超難花,店家幾乎都不肯收。

In the 2012 FT ranking exercise, where Lancaster was ranked 28th in the world, our converted $ salary level was $44K. Let’s see if we can beat last year’s (08/09 cohort) salary figures of $44k which is roughly £30k, Yuan190k, Rupee900k, Baht800k, Euro40k and Taiwan$670k.

072011150531
聽說這是澳幣,我當年也是第一次看到。

如果以這一段原文來看,美金44K的薪水購買力等同於英鎊30K、人民幣190K、印度盧比900K、泰銖800K、歐元40K、台幣670K。
但是如果用2013/2/28的匯率去換算,美金44K等同於英鎊29K、人民幣274K、印度盧比2384K、泰銖1309K、歐元33K、台幣1304K。
按照比值去看,英鎊是1.034,人民幣0.693、印度盧比0.377、泰銖0.611、歐元1.212、台幣0.513。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如果賺同樣的錢(比如說100美金),在比值越小的國家越好用。
但是反過來說,你在台灣賺到的薪水雖然在台灣夠用,出國很快就噴光了......

R0011809
洗衣服撿到的歐元,原來歐元這麼厲害。

結論?賺美國英國跟歐洲薪水,然後去亞洲花!亞洲賺到的薪水,不要亂花......

R0011808
英鎊單位改制之後好記很多,但是大大小小的硬幣還是一堆。像我有記帳的習慣,每次數銅板都數得很累。

附註:PPP有很嚴重的選擇性問題,因為在計算購買力的時候,是以在該國家同樣商品的物價來計算,可能在台灣牛排超貴,可是在英國珍珠奶茶超貴,計算購買力不可能把所有的商品都列入參考,所以有所偏差是很正常的(不要說別的,打死我都不信台幣跟泰銖在購買力可以差到十三萬,匯率幾乎一比一耶!泰國物價並不比台灣低但是也沒有比台灣高啊!)。看來以後有機會外派要拿PPP換算一下薪水...不過老闆應該不會理你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llow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