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紐約匯市—Fed維持利率不變 刺激追逐風險 美元應聲走貶
周三聯準會 (Fed) 決定將利率持續維持在 「特別低點」一段時日,且 10 月底前減緩購買公債速度,美元兌全球大部分主要貨幣應聲走跌。
另外日元兌挪威克朗、瑞典克朗及加元皆下貶達 1%,原因是美股 S&P 500 指數 3 日來首度走揚,激勵投資人購買這些與全球經濟成長關係密切的貨幣。
紐約時間周三下午 4:44,美元兌歐元下貶 0.3% 至 1.4192 美元,兌 16 個最主要貿易貨幣中,僅兌日元、台幣及韓元走揚。
RBS Securities Inc. 北美外匯策略部主任 AlanRuskin 指出,最後證明 Fed 的聲明有利市場追逐風險,而其立場也打退了升息預期。美元受到上述二因素夾擊。
美元兌歐元在交易的前 20 分鐘貶幅縮小,原因是 Fed 發言掀起樂觀預期購買公債計畫即將結束,有助削弱通貨膨脹風險,使得美元買氣將不受影響。不過稍後隨著美股走揚,美元重拾跌勢。
巴克萊資本 (Barclays Capital) 駐紐約首席美國貨幣策略分析師 Steven Englander 指出,目前外匯市場有點原地打轉,因為還未準備好如其他資產市場一樣出現大變動。若 Fed 轉向更保守政策,投資人為了避免美元風險而購買的貨幣如日元及瑞郎,「則應該拋售」。
今年 3 月 18 日當 Fed 宣佈量化寬鬆政策,計畫購買最多 3000 億美元公債,以降低貸款成本時,美元兌歐元創下一舉下貶 3.4% 紀錄,原因是市場擔憂 Fed 舉動將注入大筆美元,導致其貶值。
瑞銀 (UBS) 技術分析師 Jim Chorek 建議目前停止下注歐元升值,原因是該貨幣「的復甦已失去動力」。
今日 2 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下滑 2 個基準點至 1.16%,與同期限德國公債殖利率相較,差距由上周的低 0.22 個百分點擴大至 0.28 個百分點。
Fed 前二次政策會議——分別於 4 月 29 日及 6月 24 日——決定減緩公債買回速度後,美元兌日元皆走揚。不過 Fjord Capital Inc. 總裁 Laurent Desbois 認為,目前大趨勢仍是美元走軟。
==
2.能源盤後—美股走揚牽引油市 無視EIA庫存增加 站回70美元
周三原油價格受到股市走揚及美元走貶帶動,擺脫一日震盪順利收高,站回每桶 70 美元關卡。所幸未受到美國能源資訊局 (EIA) 公佈原油供應量漲幅高於預期影響。
今日紐約期貨交易市場 9 月份交貨原油價格上漲71 美分,收每桶 70.16 美元。盤中一度下跌至 68.71 美元低點。不過盤中相當震盪,於電子盤一度上漲至每桶 71.13 美元,但也曾下滑至每桶 68.84 美元。
周三美國聯準會 (Fed) 一如預期,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接近 0% 的歷史底點,並表示將減緩購買公債速度。美股受到激勵走揚,S&P 500 指數上漲 1.7% 至 1010 點。
TrendMax Futures 總經理 Zachary Oxman 指出,今日毫無疑問由股市走勢帶動油市。普氏能源資訊 (Platts) 資深石油分析師 Linda Rafield 亦認為,油市與股市的密切連動關係,至今可能已持續近 1 年。
此外 Rafield 也認為,今日油價接近收盤時略為下跌,原因是受到汽油及燃油價格走跌拉低。
周三 9 月交貨新配方汽油價格下跌 1.69 美分收每加侖 2.0253 美元,9 月份交貨燃油價格下滑 1.96 美分收每加侖 1.8921 美元,9 月份交貨天然氣價格下降 6.2 美分收每百萬英熱 3.479 美元。
EIA 周三公佈,截至 8 月 7 日為止的一周,美國原油供應量增加 250 萬桶,達 3.52 億桶。增加部分遠高於普氏分析師預期的 120 萬桶。
同一時間紐約期貨交易市場原油出貨地 Cushing 的原油供應量,亦增加 30 萬桶至 3360 萬桶,為連續第 7 周增加。
Tyche Capital Advisors, LLC 經理人 Steve Marino認為,當基本面看空時,油價主要受到美元走貶及股市走高支撑。
另外該周汽油庫存量減少 100 萬桶,低於普氏預期的減少 170 萬桶﹔蒸餾油庫存量則增加 80 萬桶,同樣少於預期的增加 90 萬桶。
WTRG Economics 分析師 James Williams 指出,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每月離減產目標差距擴大,加上原油及油品庫存處於超過 59 天供應量的格外高檔,以及汽油消耗量略低於去年水準、其他各類產品的消費維持低檔,今日 EIA 公佈數據相當〝有助於〞熊市。
周三美元兌 6 個主要貿易貨幣的美元指數,由昨天的 79.27 點下滑至 78.771 點,有利於以美元交易的商品價格走揚。
--
美元貶、美股漲、升息腳步慢,聽到這些,不管你是否供應過多,庫存過多,都照樣給你漲。
什麼時候可以來限制投機交易啦……煩死了。
==
3.華爾街日報:OPEC限制配額生產 但原油產出已連續4個月上增
夏季巔峰汽油需求期結束後,原油庫存量恐將大幅上增,然周二 (11 日) OPEC (石油輸出國組織) 公布產量有所上增,對石油業者跌價的憂慮來說不啻是雪上加霜。
OPEC 發布公告表示,儘管組織保持呼籲減產立場,上個月 11 個會員國每日產量仍增加 10.5 萬桶,也是連續第 4 個月產量上升。自 4 月至今,每日石油出產量已增多 42 萬桶,或將近 2%。
OPEC 原油產量對市場造成衝擊,尤以伊拉克產量增幅最大,自 4 月至今已多勘取 6% 石油,國家 7 月出口量升至每日逾 200 萬桶,是 2003 年美國進軍該地以來的最高紀錄。伊拉克是 OPEC 會員國中唯一出口石油率達 40% 的國家,因其經濟體系正由戰後重建,因此未有生產配額限制。
OPEC 官員對此超產情況表達不滿,但認為目前情況尚屬安穩,因近期股市狀況轉好,新興市場經濟回春樂觀,油價坐落在每桶將近 70 美元。
JBC Energy 分析師 Richard Gorry 表示:「真正需要擔憂的是庫存情況…由於全球需求疲軟衰落,市場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吸收油量庫存。」
OPEC 在 9 月 9 日將於維也納與會,重新審視其出產數量政策。
--
價格超高,該增產不增產。
價格降低,講好減產又不減產。
人性……
==
4.美國NAR Q2成屋平均售價年減15.6% 但成交件數季增3.8%
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NAR) 周三公佈調查,第2 季美國獨戶成屋平均售價較去年同期下滑 15.6%,至 17.41 萬美元。且在全美 155 個大都會區中,高達 129 個平均房價較去年同期下降。
NAR 首席經濟學家 Lawrence Yun 指出,由於房價下滑,刺激該季在大部分的州及城市之成屋銷售案件——包括共管公寓——增加。根據調查,該季成屋銷售件數經季節調整後,年率由前季的 458 萬件成長 3.8% 至 476 萬件。不過仍較去年同期的 490 萬件少了 2.9%。
Yun 分析道,由於利率及房價降低,加上首次購屋減稅措施補助,使得美國房市見到健康成長,為經濟帶來希望跡象。
他表示在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及佛羅里達州,都見到房屋銷售持續成長。此外馬里蘭州、哥倫比亞地區以及內布拉斯加州等區,也見到相同趨勢。
共有 39 州的房屋銷售件數較前季增加,其中漲幅最大地區為愛達荷州的67.5%,其次是夏威夷州的 24.2%,接著是紐約州的 22.3%。另外有 9 州的銷售件數較去年同季成長,其中加州、明尼蘇達州及密西根州皆出現高達 2 位數漲勢。
==
5.美國7月預算赤字1806億美元 今年赤字已達1.26兆美元
美國財政部周三公布,美國7月預算赤字達1806億美元,今年以來,累計赤字已達1.26兆美元。
財政部說,7月支出為332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6%。
7月稅收為1510億美元,低於6月的215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
==
6.油價上漲推升 美國6月貿易赤字擴大至270億美元
美國政府周三公布,在油價上漲的推升下,美國6月商品與勞務進口值,近一年來首度上升。
但不計原油,進口則下降至五年半低點。
美國商務部預估,美國6月貿易赤字上升至270億美元。5月赤字為260億美元,創十年低點。
6月進出口上升,主因在於價格上漲,而非數量增加。
經通貨膨脹調整後,6月貿易赤字下降至近十年低點。
==
7.MBA:貸款利率上升 美國上周抵押貸款申請案件下降3.5%
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周三公布,上周由於抵押貸款利率上升,房屋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前一周下降3.5%。
根據MBA調查周報顯示,8月7日結束的一周,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去年同期仍上升16.1%。該調查涵蓋約半數美國零售住宅抵押貸款申請案件。
上周,購屋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前一周上升1.1%。再融資抵押貸款申請案件則較前一周下降7.2%,而7月31日結束的一周為上升7.2%。
四周平均所有抵押貸款申請案件下降0.7%。
上周,再融資申請案件佔所有申請案件52.3%,低於前一周的54.2%。變動利率抵押貸款申請案件佔5.8%,前一周為5.4%。
根據MBA調查,上周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貸款平均利率為5.38%,前一周為5.17%。
上周15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貸款平均利率上升至4.71%,前一周為4.60%。
==
8.對美石油出口增加 加拿大6月貿易赤字意外縮小至5000萬美元
加拿大統計局周三公佈,6 月份貿易赤字較前月創下的紀錄縮小,且幅度超越經濟學家預估。主要由於鄰國美國對原油的需求增加,刺激出口額上升。
加拿大 6 月份貿易赤字由前月上修後的 11.1 億加元,降至 5500 萬加元 (5000 萬美元),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 7 億加元。
其中出口額增加 2.3%,為 4 個月來首見成長,原因是原油出貨量激增 22%,以及黃金等工業產品銷售額增加 6.1%。第 2 季加拿大最大宗出口物資原油的價格,一股大漲 41%,創 1990 年以來同期最大漲幅。
不過去除能源項目後,該月出口額則下滑 0.5%。進口額同樣減少 1.3%,為連續第 4 個月下降,由機械及設備進口額減少 6% 領跌。
而該月加拿大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金額,則由前月的 17.1 億加元,擴大至 31 億加元。6 月份加元兌美元創 4 個月來首度貶值,使其出口物資更具價格競爭力。
加拿大自 1976 年以來持續出現貿易順差,直到去年 12 月中止,原因是出口至美國的石油、木材及汽車銳減。加拿大央行總裁 Mark Carney 上個月表示,國內自 1992 年以來首度經濟衰退之後的復甦,仍受到全球復甦步伐緩慢,以及貨幣強勢的影響。
今日加拿大統計局並公佈,6 月份新屋平均售價較前月小跌 0.2%,為連續第 9 個月下滑,並遜於經濟學家預期的持平。與去年同月相較,價格跌幅達 3.3%。
==
9.歐元區6月工業生產指數意外下降 耐久材製造業深度衰退
據歐盟統計局今(12)日公布,歐元區 16 國 6 月工業生產意外月降了 0.6 %、年降了 17.0 %。
路透社經濟學家事先預估月增率 0.3 %,年降率 16 %。
工業生產指數下降顯示歐元區耐久材製造業深度衰退和家戶需求疲弱。
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工業生產和上月同等水平。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則上揚 0.5 %,但義大利則下降 1.2 %。
歐盟統計局將 5 月月增率的速報值 0.5 %上修至0.6 %,但將該月年降率的速報值17.0 %下修至 17.6 %。
工業生產約佔歐元區 GDP 17 % 的比例。
歐元區在 2009 年 Q1 GDP 季減 2.5 %,歐盟預估 Q2 GDP 季減 0.6 %。
==
10.英國4-6月ILO失業率上揚至7.7% 1996年以來高點
6 月截止的 3 個月,英國的失業率來到 1996 年以來的高點,而 7 月時申請失業津貼的人數也廣泛上揚。
英國統計局表示,其 ILO 失業率在 4-6 月間上揚至 7.7%,為 1996 年 10-12 月來的最高點。
換算成失業人數,等同於英國失業人口升至 243.5萬人, 1995 年以來的最高點。
7 月時英國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上揚了 2.49 萬人, 6 月時則是上升了 2.15 萬人。
--
歐洲人比較優雅?
金融海嘯受傷反應比較慢,結果復甦現在看起來也比較慢……
==
11.各國政府大力支出 亞洲經濟復甦已現轉機
亞洲經濟復甦已來到轉折點上了嗎?
諸如,近來的經濟數據,該地區部份企業獲利意外良好,徵用新人已有了初步跡象,股市一反大多分析師預期,逆勢走高,再再顯示亞洲經濟復甦的確來到轉折點了。
周二,新加坡,菲律賓,澳洲與中國大陸的經濟報告,更為亞洲的經濟復甦提供了最新的動力。亞洲的經濟復甦可望超越歐洲與美國,為該地區增加更多經濟與政治影響力。
儘管日本經濟陷入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但其央行總裁白川方明在周二的利率決策會議後,卻發表了樂觀的談話。
「亞洲經濟似乎正以較快的速度成長,」他說。「自春季以來,金融體系亦已改善。整體的方向正朝著改善的目標邁進。」
然而,亞洲嚴重依賴政府振興經濟方案。出口仍然疲弱,若西方國家--亞洲商品的主要市場--經濟再度下滑,或亞洲股市的漲勢反轉,便可能帶來重大風險。
但近些日子,經濟學者已見到經濟有所改善。有分析師說,情況看來的確比三個月前好了些。
去年的金融危機席捲了全球金融體系,也使得全球大部份地區陷入了衰退,然而亞洲卻有著一項得天獨厚的優勢:其銀行業避開了讓西方世界銀行業倒閉的複雜金融工具。亞洲政府與企業財務狀況相對健全,在經歷了1997至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他們近來才修補完了金融體系。
當美國與歐洲的消費者與企業削減了採購,亞洲依賴出口的經濟隨即遭到重創,去年底,亞洲的出口便因而劇降。但是整體而言,由於各國政府大筆支出,大力拉抬經濟,亞洲的經濟復甦較大多分析師所希望得更為快速。
==
12.標普:亞洲鋼鐵業需求雖已觸底 但設備使用率低落使前景蒙塵
信評機構標普表示,雖然亞洲鋼鐵產業下滑的需求已觸底,但是重大的挑戰依舊橫亙在前。
報告中繼續說明,日本的鋼鐵訂單按年來看急遽下滑,不過來自家電及汽車的鋼鐵需求自 2 月起即上揚。
以復甦可由出口反應的情勢來看,標普相信日本鋼鐵需求已經觸底。在庫存量開始正常化的情勢下,韓國自 3 月起即月增的粗鋼產量,也反映了相同市況。
受到終端使用者需求上漲影響,如公共建設及建築等,中國鋼價近幾個月獲得提振。標普認為,這是中國經濟刺激計畫已經找到著力點的跡象。
然而,標普指出,上述的有利因子,將無法反轉日韓中鋼鐵製造商的獲利下滑頹勢,因為未來的 12-24 個月其設備使用率過低,產能要回到歷史高點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標普也認為,對中國來說,以短期及中期來看,鋼鐵產能過剩的情形仍是主要的議題。
==
13.亞州消費強勁 IEA調高今明二年全球原油需求預估
國際能源總署(IEA)周三指出,由於亞洲消費強勁--尤其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中國--因而調高今明二年全球原油需求預估。
在發布的月報中,IEA調高今明二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分別調高19萬桶與7萬桶。
儘管調高需求,IEA說預期今年需求仍較去年下降2.7%。
==
14.美元走強 外資回補美元 新台幣貶值9.5分 收在32.95元
台北匯市今(12)日因美元走強,外資回補美元;新台幣終場收在32.95元,貶值9.5分,台北及元太外匯經紀公司總成交量14.44億美元。
新台幣貶值開出後,午盤暫收32.884元,貶值2.9分;下午盤開出後,貶幅繼續擴大,終場貶值9.5分。
外匯交易員指出,亞股今日普遍走低,國際美元走強,外資回補美元空頭部位,匯銀人士也作多美元,央行為持觀望態度,新台幣因此貶值近1角,成交量也放大到近15億美元。
若由新台幣 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走勢觀察,今天1度由折價轉為溢價,溢價幅度最高來到 6分,1個月遠期合約價以價平作收,顯示海外法人對新台幣走勢的預期持平。
==
15.有生之年人民幣不會取代美元?巴曙松:克魯曼該對身體有信心
針對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認為,有生之年,人民幣不會取代美元成為全球領導貨幣;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巴曙松博士今(12)日指出,人民幣推向區域化、國際化後,對於是否取代美元的地位,只能說克魯曼要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他也強調,大陸金融監管機構對兩岸MOU沒有阻力。
三三會今天舉辦「金融危機中的中國金融業及其未來」專題演講,巴曙松來台擔任主講人。他表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將從區域化開始,雖然克魯曼(Paul Krugman)認為,有生之年,人民幣不會取代美元成為全球領導貨幣,但克魯曼應該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
巴曙松表示,現有國際貨幣體系過於縱容美元,美元只需要享受權利,不需要盡責任,支持美元的因素和使美元貶值的因素同時都在,雖然美元有很多問題,但歐元問題可能更大,美國也比歐洲率先復甦。
兩岸方面,巴曙松指出,大陸金融主管機關在MOU的態度,是全世界都積極審核,何況是台灣,大陸金融監管機構這方面並沒有阻力。同時也相信兩岸的政治家有足夠的智慧胸懷化解難題,增強競爭力。
巴曙松表示,中國在清朝時,就算打輸鴉片戰爭,但GDP還佔全世界20%,現在僅占5-6%,可見才剛剛處於復甦的階段。不過,世界經濟沒有完全恢復前,美國與中國不宜改變寬鬆政策基調。
--
華人最厲害的是什麼?嘴砲攻勢。
清朝的中國鼎盛的時候,是多麼強大的國家,也許是世界經濟力最強的國家。
現在人家努力了幾十年,你中國不但原地踏步還倒退,可以用古代的歷史來推算啊?
真是太有趣了……你乾脆說元朝的時候地球幾乎都中國的……
==
標題是怪盜亞森羅蘋的其中一篇,昨天想到今天是8/13就一直想到這個標題。
說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我對福爾摩斯一直興趣缺缺,可是很喜歡亞森羅蘋。
或許像羅賓漢這樣的角色,總是比較吸引人吧~~
btw青山剛昌仿亞森羅蘋塑造出來的怪盜小子,實在很沒有那種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