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紐約匯市─俄國財長力挺 美元兌歐元創4月來最大漲幅
紐約匯市周一(15日)交易,美元兌歐元創四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俄羅斯財長 Alexei Kudrin(庫德林)稱該國對美元有十足信心,且全球股市下挫,使美元的避險需求上升。
俄羅斯財政部長 Alexei Kudrin上周末在八大工業國會議後表示,短期內美元的全球主要準備貨幣地位不會有所改變,俄羅斯對美元有充份的信心。
利多激勵下,美元兌日元以外的14種主要貨幣均上漲。
此外,歐洲央行稍早表示,至明年底前,16個成員國的商業銀行損失將達2830億美元,引發歐元賣壓。
花旗外匯分析師Todd Elmer表示:「美元先前跌勢過深,未充分反映基本面。」他強調,投資人涉險意願上升與美國長期政策,都太早影響匯市活動。
--
不過台幣也因此貶值了很多,換英鎊沒什麼升值。
看看今天彭老會不會拉一點匯率回來,也還要看一下股市。
最近這樣大跌,應該不會有什麼外資匯入拉升匯率的。

==
2.美國6月住宅建商指數下滑至15
美國住宅建商協會(NAHB)周一公布,美國住宅建商6月對中期銷售已更為悲觀,其信心指數下降1點至15。
這是該指數自1月以來首度下降。1月該指數下降至歷史低點8。
該指數落於15,顯示每6位建商,僅約有一位認為市場「良好」。
四年前,該指數上升至72,創新高,一年前為18。
==
3.海嘯還沒退 歐元區銀行損失恐達2830億美元
歐洲央行發布月度金融穩定報告指出:「難以估價的資產還在銀行的損益表中,加上經濟展望不佳,均凸顯巨額貸款損失的潛在可能。」
根據歐洲央行的估算, 2007-2010年,商業銀行的損失將達6490億美元。其中3650億美元已實現。
央行副總裁 Lucas Papademos稍早對外表示:「金融穩定的風險還很高,信貸循環也還沒到達低谷,決策官員沒有理由自滿。」
周一報告亦指出,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率將為-4.6%,明年則為 -0.3%。 今年平均通膨年增率預估為0.3%。
==
4.大摩:印尼經濟成長潛力大 金磚四國應納入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表示,從2011年開始,印尼的經濟成長可望加速至7%,這提供了一個所謂的金磚四國(BRIC)應該納入該國的證據。
大摩在一份日期標示6月12日的報告中指出,政局穩定與蓬勃的國內需求,將有助於推動這個規模達4330億美元的經濟體擴張。
民調顯示,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yono)總統將贏得7月8日的選舉。
大摩經濟師Chetan Ahya今(15)日受訪時說:「這意味投資圈需要認真看待印尼的經濟,政治穩定、財政改善、人口結構與商品資源的天然優勢,可望激發印尼的成長潛能。」
大摩稱,印尼未來5年經濟規模可能會成長60%至8000億美元,因為政局穩定、資本成本較低,政府並規劃在2017年之前最多砸340億美元,用於興建道路、港口和發電廠。
金磚四國領導人本周將於俄羅斯第三大城市葉卡捷琳堡(Yekaterinburg)集會。金磚四國分別是中國、俄羅斯、印度與巴西。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評估,印尼今年最多增長4%。大摩則預測成長3.7%。
財政部長Sri Mulyani Indrawati今天在雅加達受訪時指出,從2011年開始,經濟成長7%是有可能達成的。
--
印尼我不熟,看看就好。
==
5.危機緩解 振興經濟方案如何退場?八工業國財長集思對策
由於股市反彈,消費者與企業信心上升,且金融市場亦有所改善,八國財長在發布的聲明中說:「八國集團討論了,一旦經濟確定復甦,這些為應對危機所採取的額外政策措施,是否有必要以適當的策略使其退場。」
「這些退場機制,或許各國有所不同,但均為促進長期經濟復甦所必須,」他們說。
這些官員周末的會議,係為預定於下個月召開的八國領袖高峰會做準備。他們說有關結束振興方案,已要求國際貨幣基金 (IMF) 給予協助。
但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IMF 總裁史特勞斯康與美國財長蓋特納均強調,有必要先確定經濟已穩健復甦,而後再結束全球拉抬經濟的努力。
全球政府增加了債務,為各種計劃提供融資,包括銀行紓困,許多國家央行還調降利率,減緩信用市場的緊縮情況。八工業國財長都了解有必要停止這些措施,阻止政府公債殖利率上升,以免抑制了經濟復甦。
美國債務增加,使得美元因而疲弱,其他國家則因其貨幣相對轉強,出口競爭力降低,使得其經濟復甦受到威脅。
儘管周末的會議並未正式討論匯率,但華爾街日報指出,俄羅斯央行上周稍早雖說可能減持美國公債,使美元受到壓力,但俄財財長 Kudrin 上周五的談話,當有助支撐美元。
Kudrin 說:「未來一年左右,有關以美元計價的證券,我不認為我們的政策會有重大改變。」
--
G8明明就知道放這種話會傷害股市,卻還是提了出來。
應該在測試水溫吧?
目前為止什麼具體結論也沒有看到一點,不知道在幹嘛。

==
6.貝萊德:油價回漲到100美元無可避免 新能源基金比重將拉高
貝萊德世界能源基金暨貝萊德新能源基金經理人包卓能 (Robin Batchelor) 今天表示,在經濟逐漸緩和後,加上產油國減產,油價上漲已是必然,如果經濟回復成長,每桶 100 美元恐怕無可避免;而各國政府對氣候變遷的高度重視,使風力、太陽能等新能源前景看好,新能源基金的比重也將大幅提高。
包卓能指出,過去他配置在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的資金比重,會是 80% 比 20%,但現在會是 60% 比 40% ,甚至 50% 比 50%。而新能源投資的重點,應該著重持續由政府主導成長的產業,包括風力、太陽能、能源效率和電力基礎建設。
在重點投資產業上,包卓能認為,風力已成為全球政府和公用事業乾淨能源成長的首選,除了因為風力是低碳,更具備成本競爭力,以及可規模調整的特性;此外,風力農場發展商對渦輪製造商也逐漸取得了議價能力優勢。
針對太陽能產業,包卓能指出,過去因矽原料缺乏和市場補貼,造成產業鏈享有高毛利,但現在的太陽能面臨了供過於求的問題,已導致整體產業鏈存貨堆積,產品價格已大幅滑落 25-40%,毛利率更由 25-30% 大幅壓縮至 5%。
包卓能說,新能源產業的問題是融資緊縮,而非需求緊縮,現在融資已有改善,不過太陽能產業堆積過多庫存需要去化,預期復甦將較為緩慢,需要花上一段時間。目前他會偏好具領先技術的低成本製造商,例如Wacker、MEMC、 First Solar (FSLR-US) 等。
--
我相信你(握),但是我沒有錢投資在能源產業ORZ
等我有錢我一定繼續跟進綠能還有石油。

==
7.紐約地區6月初製造業進一步惡化
根據紐約 Fed 分行周一公布的報告顯示,紐約地區製造業者說,6月初業務進一步惡化。
紐約州6月初製造業指數下降至-9.4,5月為-4.6,顯示有更多企業的業務出現下滑。
該指數低於零,代表業務惡化的企業多過業務改善的企業。
新訂單指數小幅上升至-8.2,5月為-9.0。
接受 MarketWatch 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紐約州 6 月初製造業指數為-3.0。
==
8.紐約時報:股價便宜是上波美股漲勢主因 但現在股市急需新動能
Charles Schwab 首席策略師 Liz Ann Sonders 表示,在 S&P 500 指數於 14 周內從 675 跳升至 940 點,之前被估價過低的股市,現在已有了公平的估價。所以說, 3月時推動股價漲勢的因子,現在已經消失。
Soders說:「讓投資人重回股市的主要原因,就是便宜的股價,但是現在已經不可得。」
GMO 資產經理 Ben Inker 表示,從歷史的標準來看,美國股票已經不再划算。
Inker 說:「從股價估值的觀點來看,我們現在正處於灰色地帶,既不能說股票溢價,也不能說股價被低估。」
然而,自 3 月 9 日的美股漲勢, S&P 500 指數的本益比已經躍升 40%。幅度如此巨大的本益比躍升,若有衰退即將結束及企業獲利上揚背書,則可信度較高。不過,雖然已經出現經濟衰退最糟日子結束的跡象,卻沒有幾位分析師預期企業獲利將大幅成長。
此外,經濟衰退以及熊市究竟結束了沒,依然是個未知數。
--
所以啊,大家只是進場撿便宜股票而已,台灣也是一樣。
基本上幾無真的的利多或復甦消息可以確定,漲勢停止,甚至重重的跌回去整理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我還是希望亞洲加油好好漲……(我的基金……)

==
9.歐洲Q1流失122萬份工作 打破歷史紀錄
由於60多年來最惡劣的全球經濟衰退迫使公司行號縮減開支以求存活,歐洲的經濟首季流失122萬份工作,打破歷史紀錄。
歐盟統計局今(15)日宣布,歐元區16國的發薪名單季減0.8%,去年第四季為萎縮0.4%。第一季的表現寫下1995年這項數據開始統計以來最大降幅。
相較於去年同期,薪水帳冊下降1.2%,為史上首度年度收縮。
在首季經濟出現至少15年來最快收縮速度之後,歐元區經濟再度活絡的難度頗高。縱然跡象顯示衰退最壞時期或許已經結束,失業率還是逼近10年高峰,並且預估數字還會更高,主要是汽車製造商、航空公司等產業,紛紛減產並裁撤員工,以期渡過經濟危機。
Deutsche Bank AG經濟師Stefan Bielmeier說:「業界明年會繼續裁員,推升整個地區的失業率。儘管經濟可能開始走穩,就勞動力市場而言,最惡劣的情況還未發生!」
--
台灣呢?看起來好像暫時停止上升的失業率,是真的減緩還是做數字勒?
最好在我回來的時候用力的好轉啊。

==
10.CBI:2010年之前 英國經濟難以重拾成長步伐
英國工業總會(CBI)表示,英國的經濟在2010年之前難以重拾成長步伐,而英國央行可能需要擴大印鈔救市計劃。
這個英國規模最大的商業團體今(15)日指出,在今年最後3個月陷入停滯之前,國內生產毛額(GDP)在第2季可能會收縮0.3%,第三季則萎縮0.1%。該團體原本預測整年經濟均呈緊縮走勢。
英國央行官員Paul Fisher上周強調,對於景氣回春的展望,英國不應「自滿」,若銀行業者放款力道依然不足,經濟步履蹣跚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決策官員本月重申高達1250億英鎊(約2060億美元)的印鈔計劃,並將之用於英國債券市場。
CBI首席經濟顧問Ian McCafferty受訪時強調:「在英國經濟真正擺脫困境之前,我們仍有許多路要走!」
經濟緩慢復甦將進一步衝擊稅收,惡化打破歷史紀錄的預算赤字;預算赤字之所以這麼龐大,主要是布朗(Gordon Brown)政府為減輕衰退對銀行業與勞工的影響而投入大筆資金。
CBI昨天稱,布朗與在野黨必須進行協商,若經濟回溫了,他們該如何修補財政。
--
印鈔票!印鈔票!印英鎊!印英鎊!
英國快垮掉!快垮掉!

==
11.台股暴跌 外資匯出 央行作價 新台幣大貶1.4角 收32.940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今天台股大跌222點,外資因此匯出;但匯市成交量並沒有很大,貶值主要原因在於央行回補美元空單,同步匯出,央行並作價34.940元,推測是因為央行最近阻升,吸收太多美元。
交易員表示,今天國際美元轉強,也是央行回補美元空單的原因之一;若由新台幣 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走勢觀察,1周遠期合約價以折價2.5分作收,1個月遠期合約價以折價6.5分作收;折價幅度縮小。
--
彭老,你這樣搞太穩定了啦。
升一點就好了咩,我要求不多,32就好。
不然昨天美元狂升但是我台幣換英鎊一點優勢都沒有。
還是我期待英磅爆掉比較快?

==
12.印度零售發展於新興市場居榜首 惟景氣不佳 今年前景黯淡
根據 AT Kearney 顧問公司新發布研究報告顯示,日益激烈的競爭和消費者需求放緩等因素影響下,印度零售行業也相對受打擊,但它在意欲擴大版圖的全球零售商眼裡,仍然是新興市場中最具吸引力的一塊瑰寶。
綜觀該機構的全球零售發展指數 (Global Retail Development Index,GRDI) ,印度由一年前的亞軍排行向上晉升名列榜首,而去年第一名的越南,則大幅下跌成為第 6名。印度的指數資料中,市場吸引力、國家風險、經濟成長和市場飽和度,和去 (2008) 年同期相比呈現 15% 萎縮,是自此調查起始 8 年以來表現最差的紀錄。
孟買 A.T. Kearney 副總裁 Hemant Kalbag對《華爾街日報》表示:「基本上來說,印度零售業今年會不太好過。競爭將更加激烈,消費者支出愈加減少…而且傳統的貿易方式,比我們想像中更具有市場適應能力。」
國際零售商紛紛延緩進入印度市場的計畫,而當地商家在營收減少,用以新開分店和連鎖店面資金縮水的情況下,也不得不縮減擴展規模。
報告內容提到:「2008年印度組織性的零售銷售增長比率迫近 40%,但在今 (2009) 年則大幅萎縮幾乎將至個位數,導致國內零售商 Reliance Retail 和 Future Group 等店,接連放緩它們的成長計畫。」
然而在其他國家遭遇更為惡劣的情況下,印度排名仍高居榜首。例如埃及排名大跌至 15 名,直到去年它還是零售投資業者心目中,開發國家裡最適拓展版圖的第 5 名。
印度的高居榜首一方面也要歸功於其農村地區,現代化零售業尚不普及的事實。報告內容顯示:「雖然農村市場仍顯分散不集中,且物流網絡發展尚不健全,但它的傳統經濟體系在面對衰退的情況下,可以說是韌性十足。」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llowocean 的頭像
    yellowocean

    耶魯歐迅實業

    yellow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