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紐約匯市─美國就業數據改善 美元兌歐元創4月以來最大漲幅
美元兌歐元創4月以來最大漲幅,美元兌日元亦上漲至四周高點。美國政府報告顯示,5月就業人數減少低於分析師預估,支撐了美元上漲。
美元兌各主要外幣幾乎均上漲。美國勞工市場惡化減緩,促使投資人預期,隨著美國帶領全球經濟擺脫衰退,以美元計價資產將會上漲。
分析師說,美元的悲觀已嫌過度,現在美元未必會走強,但會更符合近來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
本周初,美元兌歐元下跌至今年最低水準,投資人擔憂今年美國預算赤字成長為四倍,將削弱海外投資人與外國央行對美國公債的需求。
美國5月就業人數減少34.5萬人,低於分析師平均預估的減少52萬人,亦低於4月減少的50.4萬人。5月失業率上升至9.4%。
美元兌日元亦上漲,預期Fed今年稍後將升息,減少借入美元,投資其他地區的成本優勢。
==
2.能源盤後─就業數據優於預期 原油一度突破70美元
原油價格周五突破每桶70美元,更多分析師預期原油可能走高。
紐約7月原油下跌37美分,收於每桶68.44美元,本周每桶上漲近2美元。今日稍早,原油上漲至每桶70.32美元,創10月以來最高水準。
儘管原油與天然氣庫存偏高,但近幾個月,原油價格大幅上揚。根據政府報告顯示,可能因為美元疲弱,大量投機性資金流入了能源市場。
能源價格上漲的速度,似乎超過了經濟復甦的速度,投資人擔憂消費者可能進一步減少支出,尤其零售汽油價格已接近每加侖3美元。
本周,高盛公司修正了預估,預期由於經濟回穩,及OPEC減產,年底原油將上漲至每桶85美元。
但這項預估係假定OPEC堅持減產,而這點從來就非確定。
只是即使是利空的消息,也仍引進更多的資金投入原油市場。
美國美國勞工部今日公布,5月就業人數減少34.5萬人,創9月以來最低減少數據。周四,勞工部亦說,美國失業人數20周來首度減少。
但5月失業率上升至9.4%,創逾25年高點。每加侖汽油價格較去年低了近1.40美元,原因之一即在大量裁員,已使得數百萬人失業。
政府的能源報告持續顯示,僱主與消費者持續受害。
根據能源部本周報告顯示,3月工業與住宅天然氣消費大幅下降。原油與天然氣儲存設備的庫存持續大量增加。
分析師說,由於通用汽車聲請破產,該公司有14家工廠將閒置。相當於450座足球場的用電與取暖需求退場。
--
這樣也漲,那樣也漲。
這跟去年不是一樣歷史重演

==
3.分析師:就業市場接近底部 但失業率將突破10%
分析師說,加上3月與4月減少的就業人數往下修正,周五的報告顯示利空的消息已不再那麼利空。
周五的報告與近來申請失業金趨勢改善的情況相一致。綜合而言,這些數據顯示,就業市場已接近底部。
這些都是好消息。
壞消息是,5月失業率上升至9.4%,高於預期,亦創逾25年高點。分析師預期,年底時,失業率將突破10%。
周五的報告並不包括最近通用公司的裁員人數,此外,還有許多畢業生也加入了這個艱困的市場。
--
等到通用的結果出來再說囉,搞不好一切又是個誤會。
==
4.美國4月消費者信貸劇減157億美元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周五公布,美國4月消費者信貸減少,為過去九個月中,第七次減少。
4月消費者信貸減少157億美元,或年率7.4%,至2.52兆美元。這是消費者信貸第二大降幅,最大降幅為3月減少166億美元。
消費者信貸過去十二個月減少了350億美元。2007年為減少1310億美元,2008年減少443億。
4月循環信貸,如信用卡貸款,減少86億美元,或年率11%,至9309億美元。
4月非循環信貸,如汽車貸款,減少71億美元,或年率5.3%,至1.59兆美元。
==
5.舊金山Fed分行總裁:Fed當時應升息 阻止房市泡沫
舊金山Fed分行總裁Janet Yellen周五說,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早先應調高利率,阻止房價這麼快上漲。
該談話與Fed長期共識--貨幣政策不應被用於刺破資產泡沫--大相逕庭。
「以目前的情況而言,當時較高的短期利率,可能已壓抑了房市的需求,也可能已讓房價的漲勢減緩,」Yellen在一項央行會議上說。
--
當時,那時候,早知道。
千金難買早知道,請去罵葛林斯潘謝謝。
那個死不認錯的老傢伙。

==
6.汽車業困境 可能再度衝擊美國就業市場
根據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就業人數減少34.5萬人,低於預估的減少52萬人。
但失業率卻觸及26年高點,達9.4%。
但通用汽車與克萊斯勒聲請破產法保護,可能使得就業復甦又呈現出中性情況。
美國汽車研究中心預估,即使通用與克萊斯勒破產過程順利,今年失業人數也會因而增加6.3萬人,明年再增加17.9萬人。
如果通用與克萊斯勒並不順利,則今年就業減少人數可能達130萬人,2010年再增加44.6萬人。
--
請配合第三篇新聞服用,謝謝。

==
7.房市回溫帶動經濟復甦? 專家:可能恰好相反!
經濟學家也許在今年年底看到於美國經濟隧道底的光亮,不過對於房市及及木材業而言,那些光劣也許有如風中殘燭。
就算燭火比想像中還要來得多,但是隧道卻可能很長很長。
美國林業經濟學家 Henry Spelter 表示:「顯而易見的,林業尚未脫離困境。」
許多人將經濟衰退怪罪於房市,因為當高房價以及危險的借貸行為到達臨界點時,經濟體首當其衝。但是,解鈴還需繫鈴人,房市也是將經濟脫離谷底的解藥。
但是,那是以前的理論了,由於現在房市已經過於混亂,很難說經濟體會何時復甦,因此,經濟學家認為,可能是經濟先復甦,爾後才帶動房市及林業的回暖。
--
林業喔,可以請教一下泰國人嗎?
畢竟是林業相關產業。

==
8.BP執行長:產業投資不足 油價恐攀升至每桶200美元

道瓊社》報導,英國石油巨擘BP PLC執行長Tony Hayward(海沃德)周五表示,石油企業的資本投資若不足,未來五年間,國際油價可能飆漲到每桶 150-200美元。
Hayward 參加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辦的經濟論壇時說:「不能因全球經濟危機而停止開發(石油),我們必須投資未來。」
他強調,外界預測全球原油需求可能停滯的說法,「並未反映現實」。
Hayward預估,就長期觀點來看,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員國的原油需求將持平、甚至下滑,非OECD國家卻「必然」會上升。
==
9.克魯曼:全球經濟衰退只是放緩 勿期待〝V型〞反轉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Paul Krugman(克魯曼)周五指出,全球經濟並沒有 V型反轉的跡象,只能算是衰退速度放緩罷了。
Krugman 於德國都柏林參加會議時表示,全球經濟正逐漸持穩,「但不是復甦」。他強調,這代表惡化速度變慢而已。
根據最新數據,歐洲製造與服務業的萎縮速度已緩和,經濟展望的信心也在增加。美國政府周五稍早公佈,美國5月失業人數較預期少。
Krugman 表示:「純粹的恐慌已轉為慣性焦慮」。他強調,目前還很難看出何謂經濟復甦的驅動力。
依據 Krugman的說法,美國因應經濟危急的做法「相當積極(extraordinarily aggressive)」,但還是不夠。他另表示,美國需要「新形態的課稅」,來幫助降低預算赤字。
美國服務業 5月萎縮幅度放緩,但失業人數還是往上爬,意味經濟復甦的醞釀時間將較長。
Krugman 說:「我擔心,歐元區會像美國一樣,面臨失落十年的到來。」
針對愛爾蘭經濟的看法, Krugman認為該國政府缺乏振興經濟的工具,恐導致該國薪資與物價的萎縮。
他說:「愛爾蘭將經歷長期而緩慢的惱人通縮」。
歐元區16國成員之一的愛爾蘭,無法自行掌控利率(歐洲央行負責),也沒有貨幣可供貶值。該國的經濟降幅為歐元區之最,政府準備透過增稅及刪減支出來遏阻預算赤字擴大。
Krugman 預估:「愛爾蘭要跟上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大約還要五年時間。」
--
難得沒有喊話喊得太誇張,這次的呼籲真的相當中肯。
==
10.中國政府願收購IMF債券 規模達500億美元
根據外電消息,中國國務院外匯管理局官員周五 (5日)明示願意收購至多 500億美元的國際貨幣基金(IMF)債券,以擴大IMF對抗金融危機的資源。這項決定是今年稍早G-20會議所作出的共識之一。
4月初的 G-20高峰會後,各國領導人決議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的銀彈規模5000億美元,英國首相布朗當時說,中國可能購買債券達400億美元。
根據《新華社》引述不具名官員說法指出,如果國際貨幣基金發債的條件符合外匯存底所需之安全與合理報酬,政府可能投資超過500億美元。
日本政府已提供國際貨幣基金1000億美元貸款,美國與歐洲亦承諾提供類似金額。不同的是,中國、巴西、俄羅斯與印度四大新興國家卻傾向透過購債的方式來注資,以避免爭取發言權的同時作出長期承諾。
國際貨幣基金債券可能以所謂「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來計價,分析師表示,這樣有助提高債權國外匯存底的多元性。
美國財政部長Timothy Geithner(蓋特納)日前說,美國支持中國提升在國際貨幣基金中的地位,但部份可能失去投票權的歐洲國家則表態反對。
==
11.〈分析〉盼房市回春?英美失業問題未解決 房價復甦仍有疑慮

通貨緊縮的疑慮也許已經漸漸消除,不過富裕國家房市的價格仍然在下跌。根據《經濟學人》最新的一次全球調查,幾乎是 19 個接受調查的城市房價都在下跌。這個現象在美國最為嚴重,根據美國 S&P/Case-Shiller 房價指數,美國第 1 季的房價相較於去年同期下滑了 19.1%,是繼 1987 年以來最大的降幅。
舉例來說,英國核發的房貸數量,雖然已經比最糟糕的時期好了,但仍然還是只有過去房價高漲時的一半。即使有躍躍欲試的買家,但銀行也未必願意或是有能力貸款給他們。
房價與工資比還是較長期平均高,因此英國的房地產還不能真正說是很便宜。另外,在失業率很有可能持續攀升的情況下,房價亦不可能持續上揚。
「失業」同樣也阻礙了美國房市復甦之路。因為失去收入,許多人付不出房貸。在今年第 1 季有 9.1% 的人少繳了至少一期的貸款。另外,有 3.9% 的房屋要被法拍,造成了房屋供給過剩的現象。依據 4 月分的銷售率,還要 10 個月才能消化完這些未售出的房屋。在房市大好的 2006 年,則只要 6.5 個月就可以銷售完。
==
12.英首相布朗提名鮑爾斯擔任財政大臣可能損及英信用評級
英國首相布朗在政治地位保衛戰中,可能讓學校和家庭事務大臣鮑爾斯取代達林擔任財政大臣,為下次大選前擴大開支清除障礙,從而危及英國最高主權評級。
綜合外電6月5日報道,為保全政治生存地位而戰的英國首相布朗(Gordon Brown)為了向其政府注入新鮮血液,可能賭上英國的AAA主權信用評級。
在即將進行的內閣重組中,布朗可能讓現年42歲的學校和家庭事務大臣鮑爾斯(Ed Balls)取代財政大臣達林(Alistair Darling)。撤換承諾控制赤字的達林將為政府在下次大選舉行前擴大開支清除障礙。
Fathom Consulting駐倫敦主管、前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經濟學家加貝(Danny Gabay)表示,英國主權評級已岌岌可危,評級遭下調的可能性將增大。
在民調下滑,且面臨工黨內部挑戰的情況下,布朗正增加政府開支,力促經濟從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中復甦。該舉措與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的警告背道而馳。標準普爾稱,由於英國債務水平接近其GDP總額,達2.1萬億美元,其最高主權信用評級可能不保。
隨著5位內閣成員於5日當周先後辭職,勞動和養老金事務大臣James Purnell在宣佈辭職的同時也呼籲布朗主動下台,而且,若工黨在4日的歐洲議會及英國地方選舉中的支持率跟民調一致,僅位列第三,那麼布朗的政治保衛戰將打得更為艱難。一切結果均將於5日逐漸揭曉。
但是,達林是否被撤換依然是個未知數。布朗已因內閣接連辭職而元氣大傷,若達林這一政府中排名第二的內閣成員轉而反對他,這是他所無法承受的。且有知曉達林想法的人士透露,達林決定堅守在財政大臣的職位上。另外,鮑爾斯在工黨內部缺乏廣泛支持。
--
賣咖啡的布朗先生,加油!
跟美國一樣搞就對了,增加國債,擴大支出,降低主權評級。
英鎊就可以好好掰掰掰掰掰掰掰了!!

==
13.交易清淡 外資回補美元空單 新台幣小貶1分 收32.607元
交易清淡,外資銀行回補美元空單;新台幣今(5)日貶值1分,終場以32.607元作收。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6.87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3.72億美元,合計成交量10.59億美元。
新台幣開盤升值,午盤暫收於32.566元,升值3.1分;下午盤開出後,由升轉貶,終場小貶1分。
外匯交易員表示,今天交易非常清淡,央行也沒有多大動作;台北匯市呈現量縮觀望的格局,只有外資銀行小幅回補美元空單,因此才會小貶1分。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llowocean 的頭像
    yellowocean

    耶魯歐迅實業

    yellow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