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的新聞,好悽慘的一段時間。
股市略有止瀉跡象。
廢話少說,多看新聞。

==
1.紐約匯市─全球製造業指數大好 美元兌日元漲價 歐元身價反彈
因全球製造業指數強勁增漲,市場對世界經濟復甦抱持信心,美元兌日元價格揚升,其他如澳元和紐元等高殖利率貨幣,兌美元價格也皆上漲。
歐元結束4天連續漲勢,經濟數據樂觀,股市風險胃口上增,更加速歐元漲勢。過去一年來,歐元已成為已開發國家貨幣的風險緩衝對象。
根據美國供應管理研究所(ISM)發布報告顯示,美國1月製造業活動創下5年半的新高。
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1月創下2年來最快增速。
尾盤交易時,美元兌日元上漲0.3%。歐元揚升0.5%至1.3932美元。
外匯交易公司OANDA分析師Popplewell指出,歐元的身價前景仍為負面。希臘的債務危機一直是投資人的隱憂所在,且近期重點問題在於,歐元區是否會出手援助陷入困境的希臘。
對應6種主要貨幣兌美元身價的美元指數,向下滑落0.3%至79.191,由先前稍早的79.534挫低。
投資人出脫日元進行套利交易,澳元兌日元和美元價格稍早跌至12月中旬以來最低點。爾後澳元上漲0.8%至0.8916美元,揚升1.2%至80.81日元。
紐西蘭元上漲1.1%至0.7088美元。
==
2.能源盤後─全球製造業指數佳 寒冷天候需求高 原油價大幅反彈
上周油價延續1月下跌趨勢,然而周一(1日)全球製造業指數報告樂觀,且美國地區的寒冷天候,拉抬了燃油的需求預期,今日原油期貨價格反彈走高。
紐約商品交易所 3月原油期貨周一收盤上漲1.54美元或2.11%,報每桶74.43美元。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則升1.82 美元或 2.55%,報每桶73.28 美元。
3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上漲95美分或1.3%至每桶73.84美元。稍早時,原油盤中期價曾跌至低點每桶72.49美元。
上周原油價格挫低2.4%,而1月整體價格下滑8.3%。
根據天氣預報機構AccuWeather表示,美國許多地區的氣溫降至歷史新低點,且寒冷天氣遲遲沒有結束跡象,如此也帶動能源價格上漲。
3月交割的天然氣價格,上增將近6%至每百萬Btu 5.43美元。3月熱燃油價格則升高1.9至每加侖1.96美元。
來自中國、歐洲和美國的製造業指數優於預期,對商品價格形成上推動力。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表示,1月製造業指數由12月的54.9%,向上揚升至58.4%,大幅超出預期。《MarketWatch》分析師原本預期,指數應僅升至56.0%。
今日商品價格,同時也受到美元身價下貶的相對哄抬。市場對希臘債務問題憂慮減緩,且歐元區製造業指數揚升強勁,美元價格挫低,對歐元尤其慘跌。追蹤美元兌多數主要貨幣身價走勢的美元指數,下挫0.2%至79.31。
歐洲最大石油公司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RDSA-UK)的奈及利亞油管線路遭到破壞,不得不關閉三個汲油站,因此對石油早盤價格帶來揚升助力。
公司表示,上周六奈及利亞軍事組織NEND宣布,已結束3個月的停火期,隨即Trans Ramos的管線遭到破壞,原油出現外流四溢的情況。
上周石油價格萎縮2.4%,1月整體下滑8.3%,主要原因為擔憂美國需求,且對中國收緊經濟政策的發展趨勢尚不確定。
==
3.石油價格下跌 俄羅斯2009年GDP年減7.9% 較預期和緩
資源豐富的俄羅斯,去(2009)年國民生產毛額(GDP)萎縮將近8%,原因在於關鍵性出口商品-尤以石油為最-價格劇烈下滑。
媒體援引俄羅斯聯邦統計局初步數據,報導顯示2009年俄羅斯GDP減少7.9%。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萎幅應為8.5%,俄羅斯經濟在2008年較前一年成長5.6%。
2009年油價的沉重跌幅,對俄羅斯經濟造成了不小的衝擊,俄國對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仰賴度相當高。同時,貨幣盧布面臨賣壓,且信貸放款緊縮,流動性低,對國內經濟也有負面影響。
Capital Economics的資深新興市場經濟學家Neil Shearing表示,政府的財政復興政策,在去年末尾才產生較大的效應,代表經濟可能在今(2010)年上旬,將繼續較為強勁的正向成長。
然而Shearing指出,今年下半年油價預期將下跌,可能對俄國經濟造成下拉引力。
世界銀行預估,受到石油漲價,以及全球需求強勁增長推動,俄羅斯經濟今年將成長3.2%。不過世界銀行表示,在今年末尾之前,實際GDP無法回升至經濟危機之前的水準。
==
4.美國12月營建支出下降1.2% 過去六個月第五度下降
美國商務部周一預估,美國12月營建支出下降1.2%,為過去六個月中,第五度下降,並創下2003年8月以來最低水準。
2009年全年,營建支出下降12.4%至9391億美元,2008年為1.07兆美元。
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12月營建支出為下降0.4%。
11月營建支出由下降0.6%修正為下降1.2%。
12月私人住宅營建支出下降2.8%,私人非住宅營建支出上升0.2%。
==
5.美國1月ISM製造業指數上升至58.4%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一說,美國1月製造業情況已獲明顯改善。
1月ISM製造業指數上升至58.4%,12月公布值為54.9%。
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1月ISM製造業指數為上升至56.0%。
該指數若高於50%代表擴張。
==
6.美國12月個人支出上升0.1% 創9月以來最低水準
美國商務部周一預估,美國人12月支出上升幅度創9月以來最低,儲蓄率則創6月以來最高水準。
美國12月實質個人支出(即經通貨膨脹調整後)上升0.1%,11月公布值為上升0.4%。
12月稅後個人收入上升0.3%。
由於收入上升幅度快過支出,12月個人儲蓄率上升至4.8%,創6月以來最高。
==
7.出口訂單支撐 英國1月製造業指數上升至15年高點
市場研究機構Markit Economics與英國皇家採購與供應協會周一公布,由於英鎊疲弱,新出口訂單上升幅度創新高,支撐了英國1月製造業指數上升至15年高點。
英國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上升至56.7,創1994年10月以來最高水準,12月為54.6。
分析師預估,英國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4.0。
該指數若高於50,意謂多數經理人認為業務上升。若低於50則意謂多數經理人認為業務下降。
該指數已連續四個月高於50水準。
該指數中的新訂單部份上升至六年高點,出口訂單上升至1996年該指數公布以來的高點。
分析師說,英鎊疲弱似乎終於使得英國出口商獲利
自2007年以來,英鎊已下跌逾15%。
該調查亦發現,製造業就業亦小幅上升,為21個月來,首度上升。
英國皇家採購與供應協會執行長David Noble說,此一數據屬利多消息,但他指出,經理人對未來展望仍謹慎。「採購增加是因通貨膨脹擔憂及交貨延後,而非客戶需求增加,」Noble說。
==
8.歐元區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52.4 為2年來最高點
歐元區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2.4,創兩年最快增速,表明經濟繼續擴張。其中法國最高為55.4,德國次之53.7,意大利51.7。
綜合外電2月1日報道,據經濟研究機構Markit Economics調查顯示,歐元區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由09年12月的51.6升至52.4,創08年1月迄今最高,好于預期的52.
該指標高于50預示經濟擴張,低于50為收縮。
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已經從09年低點穩步回升,這與其他經濟指標的表現一致。暗示GDP新年伊始已經繼續擴張。
具體來看,德國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由12月的52.7升至53.7。
法國指標在歐元區內依舊表現最強,意外由54.7增至55.4,高于預期的持平。
同期意大利指數由50.8升至51.7。
歐元區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以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愛爾蘭、奧地利、希臘和荷蘭的數據為基礎。這些國家制造業活動占集團的約92%。
==
9.央行尾盤摜壓 新台幣重貶1.11角 收32.101元
新台幣匯率今(1)日早盤受到台股重挫逾百點以及韓元走弱的影響,呈現貶值走勢,收盤前15 分鐘,受到國際美元稍微走弱以及出口商拋匯,新台幣貶值幅度縮小至1分,但尾盤央行進場買匯並摜壓新台幣匯率,使得新台幣多貶逾1角,終場重貶1.11 角,收32.101元,成交量為11.84億美元。
央行盤後也再度重申「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並指出新台幣今日貶幅0.35%,低於英鎊的1.29%、韓元的0.66%以及歐元的0.56%,另外,從去(2009)年底至今,新台幣貶幅為0.22%,也低於歐元的3.62%、英鎊的1.18%以及韓元的0.43%。
外匯交易員表示,估計央行尾盤投入逾1億美元進場買匯並摜壓新台幣,推估應是今日非美貨幣普遍走弱=, 但新台幣相對強勢,以及希望出口商仍可在農曆年前能以較好價格進行拋匯。
外資連續7個交易日賣超台股,觀察外資動態,外匯交易員表示,雖然外資今日持續賣超台股近120億元,但並未有積極匯出動作,後續動態仍有待觀察。
本日新台幣匯率以32.041元開出,盤中最高價為31.955元,最低價為32.101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8.25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3.59億美元,合計成交量為11.84億美元。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llow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