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偷懶,週末就很晚貼新聞。
連著幾天不好的表現,米股昨天來了一個微笑曲線。
正常來說週末只要不要有奇怪的消息出現,我對週一的台股有信心。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融資水位好像高了點?不得不小心。

==
1.紐約匯市─股市下跌 削弱風險需求 美元上漲
美元兌大多主要外幣上漲,美元兌歐元連續第二天上揚。年底前,投資人賣出股票,減少虧損機會,高風險資產需求因而減少,美元上揚。
日元兌歐元亦上漲。美國,德國與日本股市下跌,削弱了高收益資產的需求。美元兌日元連續第四周下跌,接近六周低點,預期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為促進經濟成長,將維持利率接近零,為美元利空。
分析師說,市場減少接受風險,美元因而獲利。
台北時間03:35 美元上漲0.4%至1.4865兌1歐元,昨日為1.4925。日元上漲0.6%至132.07兌1歐元。美元報89.01日元,少有變動。
紐元下跌1.2%至64.25日元,瑞典克羅納下跌0.9%至6.9527兌1美元。股市下跌,投資人減少利差交易,支撐了美元與日元上揚。所謂利差交易係指,借入低利率貨幣,如日元與美元,轉投資高收益資產。美國基準利率為0%至0.25%,日本為0.1%。
預期中國將拒絕國際間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人民幣遠期外匯創下十個月來最大單周跌幅。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今日在北京的一項會議上暗示,不準備放寬對人民幣的控制。
美國總統歐巴馬本周訪問中國大陸時,曾敦促讓人民幣升值。但胡錦濤並未提及人民幣與美元的關係。
分析師說,周小川的談話可能顯示,短期內,中國不會讓人民幣浮動。
日元兌主要外幣走強。日本央行今日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分析師說,美國升息之前,日元不致有大量賣壓。
根據利率期貨顯示,Fed於6月調高目標利率的機率為28%,一個月前,該機率為68%。
韓圜兌美元連續第二天下跌。政府官員昨日說,政府機構計劃舉行會談,處理低利率美元貸款流入韓國的問題。
韓圜下跌0.2%至1159.05兌1美元。
--
錯過了就一下子錯過一波。
還好我認為還有下一波可期,下次再上車吧。

==
2.能源盤後─美元轉強 原油收低74美分 連續第二天下跌
原油期貨周五連續第二天下跌,削減了本周的漲幅。美元反彈,及股市轉弱,持續對商品市場構成壓力。
美國大煉油廠Valero說,已關閉了德拉瓦市的煉油廠,汽油期貨因而上漲。
12月原油下跌74美分,或1%,至每桶76.72美元。本周收高0.5%。12月原油周五到期。
美國股市走低,美國今日沒有重要經濟數據或企業消息公布。戴爾公司周四公布獲利降幅大於預期,科技股因而受創。
外匯交易方面,美元兌主要外幣上漲,美元指數上漲0.5%至75.657。
歐洲央行總裁Trichet暗示將停止部份振興經濟措施,該消息亦重燃了投資人的擔憂。
分析師說,過去幾個月,原油與股市及美元明顯相互影響,周五持續如此。
Valero公司說,由於虧損增加,將永久關閉德拉瓦煉油廠。該煉油廠每日產能為21萬桶,為美國第三大煉油廠,亦為今年關閉的第一大煉油廠。
本周,原油交易大多限於每桶75至80美元之間。
原油庫存充裕且需求不佳,為上檔壓力。美元持續疲弱,則為原油底部支撐。
周三公布的政府數據顯示,11月13日結束的一周,美國每日石油總需求上升1%至1850萬桶。汽油需求上升近2%至每日902萬桶。需求雖較一周前上升,但仍較去年同期低了逾2%。
其他能源交易方面,12月汽油上漲0.6%至每加侖1.9692美元,12月熱燃油下跌1%至每加侖1.9756美元。
12月天然氣上漲1.9%至每百萬Btu 4.424美元。
==
3.10月 美國有29州失業率上升
根據周五公布的一份政府報告顯示,美國有13州10月失業率高於10.2%的全國平均失業率,此外公布失業率上升的州亦有所增加。
根據美國勞工部月報顯示,有29州與哥倫比亞特區10月失業率上升,有13州失業率下降。
在9月,有23州與華盛頓特區公布失業率上升,14州失業率高於全國平均失業率。
密西根仍為失業率最高的州,達15.1%,內華達州失業率其次,13%,而後為羅德島的12.9%。
北達科達州失業率持續最低,為4.2%,其次為內布拉斯加州4.9%,南達科達州的5%。
11月稍早,美國勞工部公布,美國失業率上升,突破10%,為自1983年以來,首度突破該水準。
==
4.波羅的海乾貨指數挫低3.3% 終結16日漲勢紀錄
散裝商品運費的指標,波羅的海乾貨指數 (BDI) 周五(20 日) 結束了連續 3 周的漲勢,下滑超過 3%。
該指數主要用以追蹤鐵礦石、水泥、糧食、煤炭和肥料等等貨品的運費,收跌 154 點至 4507 點,為過去 16 個交易日的上漲畫下句點。
中國對鐵礦砂和煤炭的強烈需求,已推動最近幾次指數上揚,自 9 月底開始回升以來,至今已上漲約 115% 之多。
倫敦船舶經紀商 Braema Seascope 分析師表示:「惡劣氣候影響且航班擁擠,拖延中國港口的船隻航行情況,令運費揚升幅度更為可觀。」
「然而今日費率降低,租船人士似乎出現反彈,不願再提高運量。」
通常負載量較大,高達 15 萬公噸貨物,如鐵礦砂和煤炭等的海峽型散貨船,近期交易受指數上升所惠,需求量隨之揚升。然而海峽型運費指數 (BPI) 繼周三上觸去 (2008) 年 9 月初以來新高後,今日卻下挫 6.38%。
==
5.歐洲央行總裁:時候到了 部份振興經濟措施該停止了

歐洲央行總裁 Trichet 周五說,雖然要說危機已結束,尚嫌太早,但是收回部份支撐金融體系的政策措施,則是時候了。
在法蘭克福歐洲銀行大會發表演說時,Trichet 將金融體系比喻成一個康復中的病人,他說如果病人重新站了起來,就是停止用藥的時候了。
他說歐洲央行很快將收回某些提供流動性的特別措施,確保不會造成通貨膨脹威脅。預期歐洲央行將在 12 月 3 日的會議中,提供如何縮減這些計劃的細節。
他說,金融體系必須證實,能夠在不需歐洲央行的協助下,有效運作,決策官員應當謹慎,不要重蹈過去的錯誤。過去低利率貸款造成了經濟失衡及資產泡沫。
「現在就說危機結束,當然太早,」Trichet 說,但現在應當展望未來,也學習過去。
--
講得很中肯,但是我覺得他可以做不用這樣大張旗鼓的。
擺明要殺股市嘛……

==
6.私人市場短期融資解凍 銀行透過Fed緊急方案的借款減少
過去一周,銀行透過聯邦儲備銀行 (Fed) 的緊急貸款方案借款的金額減少,但其他用以減緩金融危機的信貸方案使用程度提升了。
Fed 美東周四表示,周三止的一周來,商業銀行每日平均借款 198 億美元,較前一周 (11月11日止的一周) 減少 10 億美元,且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減少 718 億美元。去年同期接近信貸危機的高峰期。
自 9 月 2 日以來,銀行利用此方案的借款金額僅有一次上升。透過此緊急隔夜貸款方案,銀行僅需支付 0.5%的利息。
Fed 並未點明此報告涵蓋哪些金融機構。
在這方案下,Fed 持有的商業本票平均 151 億美元,較前一周的 7.12 億美元上升,但以較 1 月份的高峰3500 億美元降低許多。
自「期限拍賣融資」(term auction credit) 而來的短期融資則無變化,連續第 2 周平均為 1094.6 億美元。此借款情形顯示銀行在私人市場取得短期融資的狀況已有些微改善。
但是這種改善無法直接表示企業和個人面臨的情形也同步改善,因為對他們而言,信貸流通仍相當疲弱,這也是為何 Fed 主席伯南克和其他經濟學家都認為新生的經濟復甦仍處於低檔。
Fed 周四公佈的報告顯示,央行大幅增加購買由 Fannie Mae (房利美) 和 Freddie Mac (房地美) 擔保的抵押貸款擔保證券。此證券該周平均價值為達 8456.9 億美元,較前一周增加 708.7 億美元。
雖然 Fed 本月曾表示,將減少購買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證券,自 2000 億美元降至 1750 億美元,但此周卻增加購買金額。央行每周資產負債表顯示,目前持有這些證券達 1517.4 億美元,較前一周增加 36.2 億美元。
==
7.防止熱錢投資炒作 累積通膨泡沫 新興市場央行出言警告
美元不斷貶值,擔心新興市場資產泡沫迅速累積,一堆國家陸續祭出資本控管的措施,以防止熱錢流入,投機炒作匯率。
上月巴西政府才對投資金融資產的外資徵收 2% 的稅,震驚市場,周四 (19日) 又表示將會更進一步加強這些限制措施。且巴西財政部對存託憑證發行又加上 1.5% 的新稅,存託憑證是一種讓巴西企業可以外幣方式提供股權的工具。
現在新興市場正值政策變動頻繁之際,官員也不停放話將控制資本,因此巴西此舉旨在減緩外資流入速度。
《金融時報》報導,經濟學家表示,儘管大部分限制措施仍算和緩,不過也確實突顯新興市場現在同時要避免匯率兌美元快速升值,又要減緩資產泡沫通膨迅速增長的雙重難題。
標準渣打銀行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的首席經濟學家 Gerard Lyons 表示:「對許多國家而言,這真是一個陷入兩難的政策。不過終歸到底,人民幣不升值是導致這一切的源頭。」
因為人民幣匯率向來盯緊美元,儘管華府不斷要求中方讓人民匯率浮動,但中國政府仍不為所動。因此當現在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大幅升值之際,同樣地,也代表兌人民幣匯率也大幅升值,使得新興市場企業較中國的低成本製造業競爭力相對低落。
上周台灣央行也已限制外資匯入資金不得停泊在新台幣定存,以免外資炒匯。在巴西和台灣政府率先採取動作後,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也開始對此有所警覺。
HSBC 的 David Bloom 表示:「近來由巴西和台灣祭出的控管資金流入政策傳遞出了一個明確的消息,就是新興市場不再願意被動接受西方資本重配置對其市場流動性和匯率的影響。
在印度、印尼和泰國高級官員公開表明有可能干預限制為高殖利率而流入的熱錢後,昨 (19) 日幾乎大部分亞洲貨幣兌美元皆貶值。
印尼央行副總裁 Hartadi Sarwono 表示央行正在研議外資買短期銀行公債的限制,儘管印尼官方已試圖淡化此番言論影響,但是印尼盧比昨日仍遭逢 2 月以來的單日最大貶幅。
印尼央行總裁 Darmin Nasution 證實的確認真地在研擬相關措施,但也表示暫無實施計畫,不過,印尼盧比已是連 4 日貶值。
另一方面,因為出口商擔心貨幣強勢升值將削減國際競爭力,印度財長 Ashok Chawla 也表示,如果外資大量湧入將會採取措施減緩資本流入速度。
而泰國央行總裁 Tarisa Watanagase 也表示,有必要的時候會介入干預泰銖走勢,且當地報紙還引述資深官員消息,指出泰國央行也正在考慮資本管制。
不過,Tarisa Watanagase 說,現階段沒有資本管制的必要,因為泰銖的走勢還與其他亞洲貨幣相近。
同時,南韓也表態會加強管制當地銀行的外幣流動,以防外資大舉撤出時,當地銀行承受不住。南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FSC) 周四表示,將限制銀行和出口商的遠期外匯交易,以防止重蹈去年金融風暴高峰期中流動性緊縮的覆轍。
資本控制政策在亞洲央行中可算是毀譽參半。
在當年亞洲金融風暴中,馬來西亞於 1998 年出乎意外地限制外資流入,讓其經濟相對免於崩潰,贏得外界部份好評;不過泰國在 2006 年於政治風暴期間祭出的管制措施,使得泰國股市暴跌,創下單日以來最大跌幅。
要如何控管市場就端看各國央行總裁的智慧了。
--
台灣不大需要擔心,但是因此要從匯率大幅度變動套利很難。
尤其是對美元。
只能看看歐元、英鎊、澳幣囉。

==
8.新台幣匯率狹幅波動 終場貶值6分 收32.350元

新台幣匯率今 (20)日受到前 1日央行總裁彭淮南對熱錢示警的影響,銀行間開始回補美元,再加上國際美元微幅反彈,以及台股走弱,讓新台幣匯率呈現走貶趨勢,不過,出口商積極拋匯,也使新台幣區間狹幅波動,波動幅度不到 8分,新台幣匯率終場貶值 6分,收32.350元。
外匯交易員表示,台北匯市普遍為實質拋補,央行力守 32.300價位,出口商則是於 32.350附近價位積極掛單,使得新台幣匯率呈現區間狹幅震盪的走勢,國際美元則是因為對美國經濟復甦趨緩擔憂的影響,支撐美元反彈,美元指數晚間最新報價為 75.468,漲幅為0.23%。
外匯交易員指出,今日 1個星期的 NDF一度由折價(預期升值)轉為溢價(預期貶值),可見央行這次示警的確減緩新台幣升值的預期心理,而且市場甚至推估央行已經認為新台幣沒有升值的空間。
本日新台幣匯率以 32.320元開出,盤中最高價為32.300元,最低價為 32.379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10.33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4.58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4.91億美元。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llow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