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是很多人的生日,包括一個大學生,一個小學生,還有我老爸~~
雖然這個熱鬧的日子似乎不再那麼熱鬧,我還是衷心祝福他們。
希望很快家裡可以多一點成員慶祝這個好日子~~
老爸,今天不知道要跟你說幾次生日快樂!
但是現在就先提一次吧!生日快樂!!

==
1.紐約匯市—景氣回春現曙光 投資風險偏好增加 美元持續弱勢
由於 JP Morgan 財報亮眼,帶動市場樂觀氣氛,以及提高了投資者對高收益貨幣和資產的風險偏好,美元兌歐元,紐匯周三 (14日) 貶至 14 個月新低。
美股受到 JP Morgan 財報激勵,道指周三突破萬點大關,同時,中國早前公布之經濟數據,也顯示全球景氣正在回春。
歐元兌美元升值 0.5% 至 1.4946,分析師認為歐元匯率要突破 1.5 價位指日可待。
美元兌日元則貶值 0.4% 至 89.4 日元價位。另外,澳元兌美元則上漲 0.6% 至 0.9137 美元價位,且美元對加元則貶值 0.6% 至 1.0252 加元價位。
根據美國聯準會最近一次政策會議紀要,由於現階段通膨尚未對美國造成威脅,因此他們建議至 2010 年美國利率應繼續維持在低檔。
這也降低投資人持有美元的意願,且一旦他國央行升息,此情況會加劇。
外匯分析師 Richard Franulovich 認為,聯準會的紀要顯示其對經濟前景並不那麼樂觀。而市場會將之視為對美元匯率不利,且更加鞏固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將長時間讓利率維持低檔的觀點。
而聯準會除讓利率逼近於 0,也藉著買政府公債釋出數兆資金進入金融系統。但根據聯準會紀要,有部份官員仍希望增加抵押國債的收購量。
分析師認為,這樣的意見也對美元匯率走勢不利,造成繼續貶值的壓力。
但儘管美元貶值嚴重,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反而對美國經濟有利,因可刺激出口,以及增加儲蓄。多數皆預期美國政府不會干預匯市,拉抬美元。
相對地,美元疲軟對其他國家也造成巨大的壓力,因為這些國家皆擔心其貨幣強力升值會對經濟復甦造成傷害,並減少出口產品的獲利。

其中,歐元兌美元今年已經升值約 20%,且根據市場傳言,歐元區財長下周可能會討論歐元匯率走勢。
==
2.能源盤後—美元走軟 經濟基本面改善有望 油價重回75美元關卡
全球景氣復甦樂觀氣氛帶動下,周三 (14日) 油價重新站回每桶 75 美元以上。
由於各家公司財報亮眼,道瓊工業指數今年也首破萬點。
紐約原油期貨今上漲 1.03 美元至每桶 75.18 美元,創下今年新高。倫敦布蘭特原油則上漲 70 美分至每桶 73.10 美元。
不過,美元走弱才是油價上漲最主要的原因。
交易員 Tom Knight 表示,美元走軟,導致投資人買進商品是星期三油價反彈的最主要原因。而股市反彈也對油價上漲有些許幫助,因為這代表石油需求上揚的希望倍增。
受到經濟有望復甦影響,油價今年已翻兩翻,不過,鑑於石油需求疲軟、庫存量過高和供應充足,有許多人認為油價已經過漲了。
分析師 Carsten Fritsch 就表示,油價近來上漲不是因為基本面的支持,而是金融市場發展和預估全球經濟快速復甦所致,但是全球經濟是否能快速復甦還需要更實際的數據支持。
而現在已有些數據顯示石油需求增加,包括 OPEC上調 2010 年石油需求量,且分析師 Mike Wittner 也認為,美國石油需求穩定和中國需求大增將有助於拉抬油價。
再加上,中國和歐元區周三公布的經濟數據,反應工業產出和石油需求好轉,暗示經濟開始反彈。
儘管如此,Wittner 還是表示,要說過去一周油價上漲 5 美元是因經濟基本面緩慢改善所致,仍是太過牽強的說法。
本周焦點還有,相當於景氣指標的美國幾家大公司財報將公布,結果足以左右油價走勢,石油市場因此將會密切注意。
另外,支撐油價上漲的還有美國異常寒冷的天氣,使得暖氣燃料需求較以往都高。
--
景氣不好,道瓊也回到萬點這個指標了。
經濟不佳,油價默默又開始往八十美元邁進。
受過的教訓,我都還記得的。

==
3.Fed會議記錄 反應出各官員演說中所見的分歧意見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最近一次的會議記錄,反應出9月23日結束的秘密會議之後,各官員所呈現的分歧意見。
由於各各官員在公開談話中,呈現出了雜音,有關經濟展望與Fed前所未見政策的廣泛不同意見,已在預料之中。
儘管大多Fed官員同意經濟復甦已經開始,但對復甦的強勢,則少有共識。有關Fed前所未見的放寬信用政策,官員意見大不相同。
部份Fed官員希望增加購買抵押貸款擔保證券,但一位官員則希望提前結束此一計劃。
會議記錄說,這次會議中,不見有升息胃口,因為經濟變得較預期疲弱的成本可能太高。
Fed決定延長購買抵押貸款擔保證券與資產擔保證券至第一季,讓買盤平順,避免突然結束,可能震動市場。
==
4.美國9月零售銷售下降 分析師:顯示經濟復甦緩慢
周三公布的政府數據顯示,在一項廣受歡迎的提升汽車銷售計劃結束後,美國9月零售銷售又告下降,但降幅小於分析師預估。
美國商務部說,9月零售銷售下降1.5%,大幅低於8月的上升2.7%。政府的舊車換現金計劃推升了8月零售銷售。
接受Briefing.com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9月零售銷售為下降2.1%。
不計汽車與汽車零件,9月零售銷售為上升0.5%,8月為上升1.1%。
不計汽車類,9月零售銷售上升,且較預期強勁,顯示隨著美國經濟走出衰退,消費者已逐漸變得更有信心。
分析師說,今日的報告反應經濟中的其他領域,呈現緩慢漸進復甦。展望未來,零售銷售改善,意味未來幾個月,零售商銷售將持續溫和成長。
==
5.非燃料價格上漲 推升美國9月進口物價上升0.1%
美國勞工部周三公布,上漲的非燃料價格推升美國9月進口物價上升0.1%,為過去七個月中,第六個月上升。
2009年以來,美國進口物價上升了7.3%,但較去年同期則下降12%。
美國9月進口非燃料物價上升0.6%,創2008年7月以來最大升幅。分析師說,疲弱的美元為該物價上升的主因。
9月進口燃料價格下降1.8%,較去年同期下降34.4%。
接受MarketWatch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期,美國9月進口物價為上升0.3%。
美國9月出口物價則下降0.3%。
==
6.衰退減緩 英國失業人數增幅創一年來最小
因為經濟衰退減緩,英國增加的失業人數為一年來最少,請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也少於經濟學家預期。
國家統計局今天宣布,截至8月為止的一季,求職人數增加8.8萬,是2008年7月以來最小增幅。9月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增加2.08萬,少於經濟學家原估的2.45萬。
英國將在2010年6月舉行大選,首相布朗(Gordon Brown)正在想辦法振興經濟。民調顯示,工黨聲勢落後保守黨。已經負成長四個季度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截至9月為止的3個月內,可望停止萎縮,抑制工作流失。
Daiwa Securities SMBC經濟學家Colin Ellis強調:「固然失業人數增長速度趨緩是個受歡迎的消息,但我並不感到十分興奮,我還是認為明年失業總人數將突破300萬大關。
報告出爐之後,英鎊兌美元擴大漲勢。倫敦時間14日上午10:11,英鎊匯價從昨天的1.5925美元走升到1.6005美元。
統計局說,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計算標準,至8月底的一季,英國失業率為7.9%,歐元區為9.6%、美國9.8%、日本5.5%。
--
聽說台灣失業率破六,是要超英趕美嗎?
==
7.擔憂泰皇健康惡化 泰國股匯市同步回檔
泰國 SET 指數與泰銖匯價同步寫下兩個月來最大跌幅,縮減稍早漲勢,投資人擔憂泰皇蒲美蓬 (King Bhumibol Adulyadej) 的健康惡化。
First State Investments Ltd. 資深交易員 David Leong 表示:「市場盛傳泰皇的健康狀況非常不好。」
泰國證交所總裁 Patareeya Benjapolchai 出面信心喊話,力勸投資人「不要恐慌」,強調證交所並無察覺到任何導致股票下跌的「異常理由」。
皇室內務府 (Royal Household Bureau) 不願對此發表評論。
SET 指數一度急挫 3.3%,曼谷時間 14 日下午 3:15,拉回 2.5% 報 727.59 點。泰銖最多回貶 0.5%,後來走貶 0.2% 報 33.36 兌 1 美元,在亞洲 10 種最常使用的貨幣中 (不含日元),獨獨泰銖貶值。
根據內務府的說法,目前全球在位最久的君主蒲美蓬,因為發燒、疲倦和食慾不振,於 9 月 19 日送醫治療。內務府昨天表示,泰皇「狀況穩定、食慾頗佳、睡得很安穩」。
Patareeya 今天在曼谷說:「泰股今年已經大漲 60% 以上,在投資人開始獲利了結下,將出現若干修正,我們並沒有見到會造成回挫的任何異常理由。」
--
這樣也可以跌喔。
雖然說可能會有政治上的動盪,但是泰國原本就很動盪啦,有差嗎?

==
8.確保市場復甦 日本央行維持0.1%基準利率 然提升國內經濟展望
日本央行周三 (14日) 宣布,決定 10 月仍將維持基準利率為 0.1% 不予變動,然而出乎市場意料的是,央行並未明確指出,是否將終止購買企業債等金援政策。
央行政策委員會一致投票通過,將其無擔保隔夜拆款利率維持在 0.1%,官員認為現今國內需求仍然疲軟,勞工市場惡化,且商業投資風氣不振,尚須維持低利率支持經濟發展。
然而央行提升對國內經濟的展望,聲稱市場正在恢復中,央行仍保持上個月對金融狀況的評估,僅表示儘管某些地區情況仍屬惡劣,但金融市場已逐漸顯現改善跡象。
許多市場人士曾表示,日本央行實施退場機制,如撤銷低息貸款、企業債務擔保和停止購買商業票據及企業債券等,對經濟將不會造成負面影響,不過一些官員仍不贊成太早收手。
今日稍晚,日本央行總裁白川方明將舉行記者會,市場高度關注,央行是否屆時將透露企業債政策相關訊息。
==
9.Visa:去年亞太區商業消費支出首超美國 僅次於歐洲
國際信用卡組織 Visa 13 日公布的年度調查顯示,亞太地區 2008 年的商業消費支出比上年增長 13.5%,佔全球商業消費支出總額的 25.9% ,首次超越美國,僅次於歐洲。
新華網報導,調查顯示, 2008 年全球商業消費支出約為 90.2 兆美元,與上年相比增幅為 10.9% 。其中,亞太地區的支出約為 23.4 兆美元,僅次於歐洲的 31.9 兆美元,位居第 2 。美國位居第 3 ,為 20.3兆美元。
在亞太地區,中國的支出約為 7.2 兆美元,日本為 6.2 兆美元,印度為 2.7 兆美元,韓國為 2.1 兆美元,澳大利亞為 1.5 兆美元,上述 5 國的支出總和佔亞太地區總支出的 84% 。中國在亞太地區商業消費支出中所佔比例約為 31% 。
調查顯示,在亞太地區增長最快的當屬緬甸,該國去年商業消費支出增幅達 40.3% ,越南和中國的增幅分別為 29.4% 和 28.3% 。
Visa 亞太地區商業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曼斯菲爾德表示,去年亞太地區商業消費支出的增長表明了亞洲經濟的整體優勢。
==
10.日本央行:9月躉售物價指數年減7.9% 月增0.1% 優於預期
根據日本央行周三 (14日) 公布數據顯示,日本今 (2009) 年 9 月的躉售物價指數 (Wholesale Price Index;WPI) 年減 7.9%,然已略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8% 年度萎幅。
9 月 WPI 較上個月增加 0.1%,指數為 103.0 點。
企業商品物價指數 (CGPI) 在 8 月出現史上僅有的 8.5% 大幅萎縮,而 9 月時萎幅相對較小,原因在於能源商品價格縮減速度趨緩。
去 (2008) 年 8 月時通貨膨脹率上觸 27 年來的新高點,而現因全球金融市場傾頹,商品價格重挫,通膨危機隨之淡化。
據估通膨率到明 (2010) 年前皆將維持平緩,因去年的油價飆漲風潮衰落,而經濟學家預期,需求持續疲軟也將使通貨緊縮隨之抬頭。
整體最終產品價格,乃企業完成產品所需總成本金額,在 9 月較去年同期減少 4.8%。追蹤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的國內最終產品價格,也縮減 3.3%。
==
11.加元大幅升值 加國總理:反映經濟改善 但過快將招致風險

加拿大總理 Stephen Harper 昨 (13) 日表示,雖加元大幅升值是反映基本面,但過快的漲勢可能傷害該國的經濟復甦。
由於美元持續走軟,昨日加元兌美元匯率一度創下 14個月新高,隨後市場風險偏好減弱,回吐部分漲幅,收盤時報 1.0365 加元兌 1 美元。
「這很顯然是個問題。」Harper 同時表示,加拿大央行行長 Mark Carney 也很擔心貨幣波動的狀況。
加拿大央行曾指出,若加元是因基本面因素而升值,將不予干預。Harper 認為近期促使加元上漲的部分因素是總體經濟的改善。
「我國經濟實力較其他已開發國家來得強,加元的升值顯然是受此影響。央行明確指出,過快的升幅將對我國經濟復甦增添風險。」
「正如先前所說,我們尚未脫離衰退險境。許多風險是我們無法控制的,而加元匯率便是其中之一。我不認為這會阻斷復甦進程,但如果加元上漲過快,將影響我國經濟。」Harper 說。
Harper 昨日宣佈將增加政府開支,以提升溫哥華港口的各項服務設施。該處是加拿大與亞洲貿易的最大港口,也是最主要的中轉站。
與此同時,加拿大主要反對黨自由黨 (Liberal) 領袖 Michael Ignatieff 也表示,他擔憂大幅攀升的加元影響當地製造業。他指出,加拿大政府必須幫助出口商有效率地處理這些加諸於貿易的壓力。
==
12.澳洲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5個月改善 增添利率上調動能
在經濟前景光明的情況下,澳洲主要消費者信心指數於 10 月時連續第5個月上揚,使得來月利率繼續上調的可能性仍在。
由西太平洋銀行 Melbourne Institute 在周三發布針對 1200 人的調查,該報告顯示,消費者信心指數在 10 月時上升至 121.4,與去年同期相較高出 47.9 個百分點。
儘管澳洲央行上周利率調升 1 碼,也表示來月可能繼續調升利率,依舊無損消費者信心改善。
西太平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Bill Evans表示:「這樣的信心改善意義重大,因為這是在升息後所做的調查,不過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令人感到訝異,因為在上一波始於2002年5月的緊縮循環中,利率低檔的情況下信心依舊改善。
Evans 指出,在 2002 年利率由4.25% 升至 4.5% 時,指數下滑約 1.1%。不過隔月利率上升至 4.75% 時,信心即些微改善。
西太平洋銀行表示,消費者在股市上揚、油價隨澳幣走強而下滑的情況下,信心升溫。
澳洲勞動市場的韌性,也對信心產生鼓舞。9 月時失業率由 5.8% 降至 5.7%,使得家庭開始相信工作機會穩固。
該信心指數, 5 個要素中有 4 項因子於 10 月上揚,其中改善幅度最大的項目,是反映未來 12 個月經濟狀況的部分,上升了 5.7%。
不過,反映未來 5 年經濟現況的部分則下挫 2.6%,反映家庭財務狀況的部分與去年相比上揚 4.2%,未來 12 個月財務前景則小升 0.5%。整體來看,同步指數上揚約 2.7%,前景預期部分則上揚 1.1%。
==
13.中國8月出口年減22.4% 進口年減22.2% 貿易順差減19%
中國海關總署今 (14) 日發佈今年 1-8 月中國大陸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1-8 月中國大陸對外貿易累計進出口總值 1 兆 3386.6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 22.4%。其中出口 7307.4 億美元,下降 22.2%;進口 6079.2 億美元,下降 22.7%。累計貿易順差 1228.2 億美元,減少 19%。
海關統計顯示,8 月份當月,中國大陸外貿進出口總值 1917 億美元,其中出口值 1037 億美元,出口值連續 2 個月穩定在千億美元之上;進口 880 億美元。經季節調整後,8 月份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環比分別增長 2.3%、3.4% 和 1%。
==
14.印度受市場青睞 外資現金大量流入 經濟發展前景可期
距今 6 個月前,印度似乎仍步在荊棘遍布的衰退路程上,經濟不景氣令外資紛紛撤出,工廠因而辭退員工節省成本,建設項目陷入停擺。
但在過去幾個月內,印度經濟狀況一飛沖天,在金融危機中,全世界的投資人不再青睞傳統的避險資產美元,而在對世界經濟重拾信心的同時,也開始重視印度的市場地位。
印度市場瀰漫著樂觀氣息,主要股市指數已由 3 月的低點上增約 1 倍。各企業透過電視為首次公開募股 (IPO) 作廣告,而關於獎金和企業擴張計畫的相關報導,已開始取代裁員和縮減發展專案等類新聞的版面空間。
在第 2 季時,近乎 70 億美元的外國資金流入印度,4-6 月之間資金流入的總和,約是 6 個月前的 2 倍之多。
根據麥格理證券發布資料顯示,包括投資股票和債券市場的現金在內,湧入印度的外國投資金額約達 150 億美元之多,幾乎突破歷史紀錄,惟獨劣於 2007 年第 4 季之金額總數。
如果目前的蓬勃發展風潮可以持續,印度經濟最早在明 (2010) 年便可成長 8-9%,遠早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和其他分析單位的預期時間。
「顯然地,經歷去 (2008) 年的嚴重衝擊後,市場情況已開始回歸正常。」新德里 Oxus Research and Investments 的總裁 Surjit S. Bhalla 表示:「對復甦情況抱持樂觀態度的民眾數量,壓倒性地勝於唱衰論調。」
雖然許多人認為印度正大放光明,某些分析家卻表示擔心,若全球金融市場再度陷入危機,新的復甦嫩芽可能迅速枯死。
若印度政府不著手觸處理一些積年累月的老舊問題,如改善基礎建設,投資教育和經濟改革等等,民眾對印度的信心也將受到拖累,因印度政府曾允諾,將斥資上億資金領導國家走出貧困。
另外一項大問題在於,大量的外資湧入,可能將膨脹已泡沫化的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企業獲利和整體經濟成長速度已開始趨緩,印度股指現較其 2008 年的巔峰時期,尚有 20% 左右的差距。
在印度 3 月告終的上一財政年度裡,經濟成長幅度由一年前的 9%,放緩至 6.7%,部分原因在於外資現金流量減緩。大部份分析師皆預期,今年經濟成長速度將超過 6%,不過也有支持 Bhalla,認為成長幅度將達 8% 的人們。
印度經濟中存在的負面因素相對較少,例如國內需求從未像美國那般劇烈萎縮,更甚於此的是,消費者支出現已開始成長。4-8 月間的汽車銷售,年增上揚幅度達 13%。即使去年因過度擴張,而被迫關閉數百間商店的零售商們,現也在討論開設新暢貨中心的計畫。
自 3 月初至今,印度貨幣已升值 11%,達 46.13 盧比兌 1 美元,因盧比需求不斷上揚,且美元持續跌價。這將使印度的服飾和寶飾品競爭力減少,此些業者仍未從衰退的衝擊中回復。
印度央行總裁最近表示,為了控制通貨膨脹,央行可能提高基準利率,相較之下,其他已開發國家利率大多仍處在歷史新低水準。
==
15.巴西央行調高今明兩年GDP預測 今年0.10% 明年4.8%
巴西中央銀行 13 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數字,調高對今明 2 年巴西經濟增長率 (GDP) 預測,今年巴西經濟增長率有望達 0.10% ,高於此前預計的 0.01% ;2010 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測也從 4.5% 調高至 4.8%。
新華網報導,雖然巴西已經逐漸擺脫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但工業生產仍未能完全恢復,巴西央行預測本國工業生產今年將下跌 7.55% ,明年將實現 6.15% 的增長。
該央行還預測,巴西今年全年貿易盈餘將達到 258.50 億美元,明年將降為 173 億美元。此外,2009 年巴西接受的外國直接投資額將為 158 億美元,2010 年升至 250 億美元。
近期巴西貨幣雷亞爾對美元急劇升值,全年升幅已經超過 25% ,巴西央行預測,到今年年底雷亞爾對美元比價將為 1.76:1 ,高於此前預測的 1.8:1 ,到2010 年底將回落至 1.8:1 的水平。
==
16.彭淮南:4000億元炒匯熱錢 不買股票就該匯出
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今(14)日至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在此波新台幣匯率升值的過程中,約有 4000億元的熱錢進來炒匯,央行已經密切注意,而且這些熱錢既然不買股票,就應該匯出。
彭淮南在接受立委費鴻泰質詢台灣熱錢問題時表示,此波新台幣匯率升值的過程中,資金匯入台灣卻不買股票約為 5000億元,並停留在活期存款帳戶中,一般來說其中 1000億元為周轉金,但剩下的 4000億元就可以定義為炒匯的熱錢,而部分金額已超越合理水準,既然不符合匯入用途,就應該出去。
彭淮南於 10月 8日也提供 3則外電資訊給媒體參考,表達強烈捍衛新台幣匯率的決心,並對熱錢提出警告,市場上稱為「彭三條」,之後的確對熱錢造成嚇阻作用,也使新台幣匯率波動幅度縮小,並讓央行節省不少銀彈來維持匯率的動態穩定。
==
17.國際美元走弱、外資匯入 新台幣匯率升值6分 收32.242元
新台幣匯率今 (14)日受到國際美元走弱以及外資匯入的影響,終場升值 6分,收 32.242元,本日新台幣匯率以 32.312元開出,盤中最高價為 32.223元,最低價為 32.312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9.08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2.87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1.95億美元。
國際美元今日受到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 Donald Kohn暗示,將繼續維持低利率,以及 Intel(INTC-US;英特爾)第 3季財報優於預期,降低美元的避險需求,造成國際美元走勢疲弱,美元指數截至傍晚 17:30分下跌至 75.488,本周以來跌幅超過 1.23%,
外匯交易員指出,新台幣匯率開盤即受到國際美元走弱的影響,呈現升值趨勢,加上台股創下今年新高,外資買超 105億元,並持續匯入台灣,使得新台幣匯率終場升值 6分,收 32.242元。
--
央行不放手讓台幣升,看來要乘機投資美元有點難囉。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llowocean 的頭像
    yellowocean

    耶魯歐迅實業

    yellow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