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不想撐著太晚睡,只好又早上貼文。
可是早上貼文,股票又已經打烊收工。
就當作是總體經濟的一個參考吧,我也不知道我還能貼文章到何時。
如果loading太重以後就沒辦法貼了說。
睡覺還是很重要的……(雖然現在都偷偷早起來看尾盤。)
==
1.紐約匯市—避險需求降低 風險偏好增加 美元兌主要貨幣皆走貶
在 G7 財長召開會議強調看重市場看法,決策者決定順從美元逐漸走弱局勢之後,星期一 (5日) 美元相對各國貨幣都貶值。
美元也受到全球股市上漲的壓力,以及星期一服務業數據顯示擴張,使得美元避險需求降低、風險偏好增加。貨幣分析師 John Kicklighter 指出,美元再度落入避險貨幣陷阱,而大部分證券的收益需求和風險偏好都在增加。
星期六,G7 對弱勢美元發表的聲明了無新意,大部分的交易員皆認為美元還會持續下跌,以修正如美國這樣的淨消費國和中國這樣的淨儲蓄國之間的不平衡。
不過,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認為,需要重新平衡全球經濟不代表美元對歐元貶值。
外匯研究員 Jack Spitz 認為,各國對於美元未來走勢意見不一,且隨著公報中接受美元當前的價值,外匯投資者將會把注意力放在廣泛的市場風險情緒。
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美國經濟正在改善,同時增加了風險偏好程度。
紐約的外匯研究員 Boris Schlossberg 指出,上周五,美國公布的不理想就業報告,引發擔憂,加重了美元下跌的壓力。
Schlossberg 說:「事實是美國的經濟問題是結構性的,且比其他國家都嚴重。這表示相對來說,其他各國的發展都會比美國強勢,大大降低了投資美元的意願。」
美元兌日元下跌 0.3%,至 1 美元兌 89.53 日元。日本財務大臣藤井上周比表示,若日元單方面過度升值的話,日本政府將會介入干預。
在澳洲央行很有可能升息至 3.25% 的傳言傳出後,澳元兌美元則上揚 1.4% 至 1 澳元兌 0.8772 美元。
不過,有很多市場人士預測澳洲央行在 11 月更有可能將現金利率由現行的 3% 向上調整。
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本周也都將會宣布政策,外界預期兩央行皆會維持現行利率不動。
--
問題就在於,米國的經濟問題不解決,其他國家有力道拉起復甦的經濟嗎?
也許歐洲的情況已經提前改善,但是新興國家的內需真的足夠支撐至復甦嗎?
我還是存疑。
==
2.能源盤後—ISM服務業數據改善 拉抬11月原油價格
由於數據顯示美國服務業擴張,帶來經濟復甦和市場上漲的希望,星期一 (5日) 的原油價格也因此上漲。
服務業數據拉抬美股上漲,也推升美國紐約交易所 11月原油價格上漲 46 美分至每桶 70.41 美元。倫敦布蘭特原油價格則下跌 3 美分至每桶 68.04 美元。
傳統能源分析師 Gene McGillian 表示:「服務業指數公布後,推動股市上漲,最後也連帶帶動油市上揚,不過只在 70 美元上下振盪。」
包括美國在內的已開發國家對石油的需求大幅滑落,使得油價由去 (2008) 年每桶 147 美元的天價往下修正。
原油期貨交易員皆尋求顯示經濟衰退很可能已告終的總經數據,因為這代表石油消耗量可能增加,且可降低大量的石油庫存。
由於上周五美國公布的就業率數據不佳,使得在早盤石油價格走低,不過服務業數據在午盤後推升石油價格。
不過,伊朗和奈及利亞之間的局勢緩和,則使得石油價格缺乏上漲力道。
在 OPEC 會員國允許聯合國審查人員進入一鈾濃縮廠後,伊朗和美國雙方近來皆指稱 Tehran 的核電計畫有所進展。
在奈及利亞最後一隻武裝軍隊領導人同意在石油產地的尼日三角洲停火,並且在星期日交出武器後,緊張局勢進一步緩解。
根據《路透社》針對分析師意見調查,在大量進口石油和煉油廠產能降低情況下,美國在 10 月 2 日前原油存貨約還有 210 萬桶。
美國能源署 (EIA) 計畫將在本周三公布其周報告,美國石油學會則定於本周二公布數據。
--
遇到蓋子,漲不上去掀不開蓋。
要小心,現在很像在醞釀。
一旦破了七十美元的蓋子,恐怕又要一去不復返。
==
3.美國9月ISM服務業指數上升至50.9% 創2008年5月以來高點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一公布,美國9月服務業一年來首度擴張。
9月ISM非製造業指數上升至50.9%,創2008年5月以來最高水準,8月為48.4%。
9月ISM非製造業指數上升幅度高於預期。分析師預估該指數為上升至50.0%。
投資人密切注意的就業指數上升至44.3%,8月為43.5%。
服務業於去年11月觸及37.4%低點後,已緩慢改善。
==
4.G7:匯市無序波動 對經濟復甦和金融穩定造成威脅
7 國集團 (G7) 財長上周末強調,外匯市場的無序波動對經濟復甦造成威脅,同時對美元弱勢避重就輕。G7 財長與央行行長上周六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外匯價格的過度波動與無序走勢,對經濟與金融穩定造成負面影響。與此同時,各國財長對中國繼續承諾增強人民幣流通性持歡迎態度。
不過在周末舉行的 7 國集團會議上各國貨幣政策制定者亦傳達出一個信息:美國貶值為,其經濟復甦帶來風險。自今年 3 月初以來,美元兌 7 國貨幣累計下滑 1 成 4 。
香港《大公報》報導,除了法國財長拉加德發出強勢美元的呼籲外,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亦曾在早些時候表達過類似言論。美國財長蓋特納曾在周六表示,美元強勢對美國非常重要。美元走弱對佳能等日本出口商造成損害,從而為美國以外的經濟體帶來風險。與此同時,蓋特納必須努力維護美元作為全球唯一儲備貨幣的地位。
美元走弱或刺激對美國商品的需求大增,從而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與此同時, 20 國集團 (G20) 對收窄美國貿易赤字等全球經濟不均衡現象的重視,可能意味著美元仍存在下跌空間。
哈佛大學教授弗格森 (Niall Ferguson) 表示,如果美元未在明年貶值,將令人感到十分意外。他預計美元存在下行壓力,且對於美國經濟復甦來說,美元有必要貶值。
就在美元貶值在 G7 中引發爭議之後,美元兌歐元在上周回升至 1 個月來的高位。截至上周最後一個交易日,美元兌歐元報 1.4576 美元,兌日圓報 89.81日圓。美元兌歐元與日圓曾在過去兩季中下挫 10% 。
不過與其他財長持不同論調的日本財務大臣藤井裕久指出,他已做好干預外匯市場的準備。就在投資者指責藤井裕久偏向日圓升值之後,他在上周六提出警告,如果日圓走勢過度偏向於一邊,政府將出手控制匯市。
G7 亦在聲明中表示,目前未到對經濟復蘇形勢洋洋自得的時候,在經濟復甦得到驗證之前,各國將會持續其經濟刺激措施。 G7 還稱, G20 承諾通過改善銀行資本質量與數量來加強金融體系,該組織將努力信守諾言。
==
5.交易商:沙烏地阿拉伯調降輸出全球11月輕原油價格
據外電引述交易商說法,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周一 (5日) 調降輸出亞洲、歐洲及美國的官方輕原油售價。
該交易商表示,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石油公司 Saudi Aramco 對美國輕原油售價每桶調降 4.6 美元至 1.7美元。
Saudi Aramco 也調降對亞洲價格 20%,約為阿曼至杜拜均價加 0.4 美元,同時輸往歐洲價格也有縮減,埃及Sidi Kerir 降至 20 美分,與布蘭特原油均價相較 -1.35 美元。
==
6.分析師:貨幣政策寬鬆 新興市場需求 明年油價上看100美元
美林公司石油分析師說,明年油價可能突破每桶100美元,因為美國的貨幣政策寬鬆,及新興市場需求再度增加。
美林公司警告市場有上漲的風險,預期2010年第四季,原油可能上漲至82美元,甚至更高。
「如果缺少削弱全球原油需求或讓供給擴張的堅定政策行動,那麼OECD經濟體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明年終將再度拉抬原油價格,於接近2011年時,可能大幅高於每桶100美元,」美林公司報告指出。
美林公司亦警告,如果油價大漲,經濟復甦當然也就會遭遇風險。
「油價上漲,流入新興市場資本增加,新興市場貨幣持續升值,繼而使得新興市場商品需求增加,如此惡性循環可能使得OECD經濟體的貿易條件大幅惡化,讓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遭遇風險,」分析師說。
==
7.澳洲央行將現金利率目標調升1碼至3.25% 較市場預期提前
澳洲中央銀行周二宣佈,將現金利率目標調升 1 碼至3.25%,成為 20 國峰會(G20) 成員國中率先解除貨幣刺激政策的國家。且升息時間也較市場預期提前。
澳洲近日公佈的一連串經濟數據,顯示第 3 季復甦步伐持續,衰退威脅確定已經遠離,為今日升息決定提供主要背景。
自從澳洲央行近幾周來,一再示意欲解除先前累積降息達 425 個基準點的救市緊急貨幣政策之後,金融市場便普遍預期央行的升息動作已不遠。
不過,大部分經濟學家仍預期澳洲央行本月份僅會維持利率不變;更多人預期 11 月或 12 月才會升息。
在過去一年全球金融危機橫掃世界貿易之下,澳洲是全球已開發國家中,唯一成功躲過經濟衰退者。
澳洲第 3 季核心通貨膨脹率,預期將遠低於央行偏好的 2%-3% 目標;加上今年上半澳洲經濟成長率整體展現意外強勁力道,為今日升息動作提供支撐。
另外近期數據顯示,澳洲勞動市場已完成觸底、零售銷售強健、製造業活動擴張,而企業及消費者信心也已自去年底的頹勢復原。
除此之外,央行引述更近期的數據,指出未來澳洲房價可能出現不受歡迎的上漲趨勢,刺激經濟學家警告,將現金利率維持在 49 年來最低點,已不再適當。
目前經濟學家普遍預期,澳洲央行未來一年內,將採取謹慎的貨幣緊縮循環政策,可能於明年底左右逐漸將現金利率調升至正常水準,亦即 5% 左右。
==
8.紐西蘭Q3企業信心指數升至10年新高 加強升息時間提前可能
紐西蘭經濟研究院 (NZIER) 周二公佈,第 3 季企業信心躍升至 10 年來新高,為紐西蘭經濟脫離去年初開始的衰退期再添證據,也讓紐國中央銀行在今年底前放棄貨幣寬鬆政策、並於明年中開始緊縮循環的可能性升高。
紐西蘭第 3 季預期未來 6 個月普遍環境好轉的企業比例,由前季的淨值 25% 上升至 36%,達 10 年來最高點。高盛 JBWere (Goldman Sachs JBWere) 策略分析師Bernard Doyle 指出,今日結果暗示前季初生的復甦持續至第 3 季。
Doyle 表示,他仍預期紐西蘭央行將於明年中開始升息,但「機率正傾向提前升息」。
NZIER 首席經濟學家 Shamubeel Eaqub 認為,今日結果提供有力證據,證明紐西蘭經濟衰退最壞的情況已經結束,經濟正逐漸好轉。然而他也提醒,在企業開始更篤定地拓展之前,經濟仍將僅逐漸復原。
紐西蘭央行自去年 7 月連番降息 575 個基準點至空前低點 2.5% 後,於 6 月份暫停貨幣寬鬆循環,但承諾將利率維持在相同或更低的水準,直到明年稍後。不過大部分經濟學家預期,央行在明年 6 月左右便會開始升息。
==
9.澳紐銀行:澳洲9月徵才廣告增速創21個月新高 就業市場顯復甦
澳洲的徵才廣告數量,在 9 月時呈現睽違 21 個月來最快速的月度成長,加深了全球金融危機結束的信心,也讓外界紛紛預期,澳洲央行將在本周首度進行升息舉措。
根據澳洲紐西蘭銀行 (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ANZ-AU) 周一 (5 日) 發布報告顯示,澳洲報紙和網路的總徵才廣告數量,9 月經季節調整後月增 4.4%。
澳紐銀行指出,經季節調整後,總徵才廣告數每周平均增加 136,070 則,和去 (2008) 年數據相比,則減少 44.9%。
徵才廣告數量的調查結果,同時也顯示出就業市場情況的改善已不遠矣,分析師和市場人士仍在等候周四 (8 日) 將出爐的 9 月就業報告,然而大多數經濟學家均預期失業率將繼續上升。
9 月網路的徵才廣告月增 4.5%,季節調整後年減幅度為 45.1%;報紙廣告月增 3.7%,同樣調整後年減 41.3%。
9 月的廣告數量上增,已是在連續 15 個月的萎縮後,第 2 個月呈現向上成長,也創下自 2007 年 12 月以來最強勁的成長紀錄。徵才廣告總數現超出其 6 月的周期性低點數量 8.7% 之多。
澳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Warren Hogan 表示:「這些數字提供了最佳證據,顯示勞工市場和整體經濟正進入早期的復甦階段。」然而 Hogan 指出,早期的復甦可能導致結果為,現有雇員工時加長,而非總就業人口增加。
儘管相較全球其他國家,澳洲的經濟顯得較有彈性,Hogan 仍預期,9 月就業人數將月減約 2 萬人,失業率將揚升至 6% 以上。
根據《Dow Jones Newswires》經濟學家調查報告,預期 9 月就業人數將月減 1 萬人,失業率由 5.8% 上升到 5.9%。
--
紐澳兩國真是厲害,海嘯沒掃到,也許這是板塊異動的機會。
==
10.歐元區9月綜合PMI終值上調至51.4 創去年5月以來最高點
市調機構 Markit Economics 周一公佈,9 月份歐元區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終值由前月的 49.9 升至 50.9,創 6 個月來首見成長,並優於經濟學家預期及初值的 50.6。
指數高於 50,便代表產業活動正在擴張。今日結果也代表,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歐元區第 3 季經濟可能恢復成長。
其中德國該月服務業 PMI 終值儘管仍大於 50,但由前月的 53.8 降至 52.1,並遜於經濟學家預期及初值的52.2。
法國 PMI 則由前月的 49.3 勁揚至 53.2,優於經濟學家預期及初值的 52.2。義大利該月份服務業 PMI 同樣由前月的 46.4 升至 48.5,優於經濟學家預期的 47.1。
今日結果,也使得 9 月份包括製造業及服務業的歐元區綜合 PMI 終值,由前月的 50.4 上升至 51.1,達到去年 5 月以來最高點,優於經濟學家預估及初值的 50.9。
Markit 首席經濟學家 Chris Williamson 指出,9 月份歐元區 PMI 終值顯示,法國及德國表現協助指數上升,加上義大利及西班牙的下滑幅度趨緩,為區域第 3 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恢復成長增添希望。
==
11.英金融機構Q3轉為成長 2年來首見 但需求仍否持續仍是一大隱憂
英國工業聯合會 (CBI) 周一公佈一項調查,顯示英國金融機構在第 3 季轉為成長,為 2 年來首次,但整體產業仍擔憂需求是否能穩定持續。
接受調查的 89 家企業中,近 1/3 表示, 9 月 2日止的一季,其企業交易量有所提升,另有 24%回報企業交易量下滑,交易量提升的企業家數約多出回報下滑的企業家數 7%,這是自 2007 年 9月以後,首次回報交易量提升的企業多於下滑的企業。
CBI 首席經濟學家 Ian McCafferty 表示:「在經過近 2 年異常艱困的經營環境之後,金融服務產業的未來展望終於出現了一絲曙光。」
「企業交易量在信貸緊縮之後首度上升,同時營運成本下降也有助於提升獲利。」
然而,此項調查卻發現企業仍擔憂未來展望,淨 69% 企業表示市場需求不明確是明年進行投資最大的障礙,此數據為 2002 年之後最高比例。
前瞻性指標顯示英國經濟在經歷第 1 季嚴重萎縮之後,終於在第 3 季返回成長,部分係有賴於英國央行積極進行調降利率的政策,將資金注入經濟體。
CBI 指出,證券交易商、投資經紀和金融公司都表示,第 3 季企業活動強勁提升,而銀行業交易量則維持穩定。然而,壽險公司、保險經紀和建築協會都回報企業交易量下滑。
==
12.菲律賓統計局:9月通膨率有加快趨勢 年增0.7% 月升0.2%
菲律賓統計局周二 (6日) 表示,因食品價格上揚,9 月通膨速度有加快趨勢,國家的通膨計量指標─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在 9 月較去 (2008) 年上揚 0.7%;相較之下 8 月則僅年增 0.1%,升幅是 22 年來的新低。
9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 8 月上升 0.2%,8 月月增幅度也為 0.2%。
去年 9 月時,石油和稻米價格竄升到歷史新高,通膨年率一度上看 17 年來的最高點,爾後回落到 11.8%。
在今 (2009) 年前 9 個月內,平均通膨率為 3.4%,介於菲律賓央行目標範圍 2.5%-4.5% 之間。央行曾預測,9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和去年同期相比,將持平不變,或上升達 0.9%。
扣除能源與食物價格的核心通貨膨脹率,9 月為 2.8%,微幅少於 8 月的 2.9%。
根據《Dow Jones Newswires》經濟學家報告顯示,原本預期 9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應為年增 0.6%。即使通貨膨脹加速發展,經濟學家仍認為,至少在今年之內,央行都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求進一步刺激經濟活動成長。
==
13.國際金融協會:資金回流新興市場 明年成長幅度更大
反映全球經濟信心與涉險意願上升,國際金融協會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IIF) 調高明年新興國家的淨資本流入預估值至 6720 億美元,較今年的預估值 3490 億美元大幅成長。
該協會副主席 William R. Rhodes (兼花旗資深副總),於伊斯坦堡參加年度世銀暨 IMF 會議時做出上述表示。
IIF 係由工業化國家當中 38 個銀行業者所組成。
IIF 引據數據指出,金融機構近期開始增加 (或維持) 新興市場的投資比重,尤其是亞洲地區。
不過 IIF 也指出,各國新制定的法條規範,有可能壓縮這些金融業者在新興市場的發揮空間。
IIF 常務理事 Charles Dallara 就說:「新的金融法規要求銀行提高資本水位,某種程度而言,可能縮限金融業者投資新興市場的意願。」
--
超級像……出貨文……
==
14.國際美元走弱 新台幣匯率升值9.5分 收32.255元
新台幣匯率今 (5)日受到國際美元走弱的影響,終場升值 9.5分,收 32.255元,本日新台幣匯率以 32.350元開出,盤中最高價為 32.242元,最低價為 32.350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10.01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16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3.17億元。
美元指數截至 18:30為止,再度跌破 77,來到 76.858,雖然美國財政部長 Geithner不斷重申,美元持續作為強勢貨幣,對美國很重要,並表示將會維持一貫的強勢美元政策,不過,美元指數從上周開始一直維持在 77附近震盪。
外匯交易員表示,新台幣匯率受到國際美元走弱的影響,以及出口商與外商銀行間段性的拋匯,不過,央行還是有進場調節,使得今日新台幣匯率呈現區間狹幅震盪,終場升值 9.5分,收 32.255元。
特別的是,今日外匯市場成交量進一步萎縮至13.17 億元,外匯交易員指出,受到前 2個交易日,央行皆於尾盤進場阻升,讓新台幣匯率由升轉貶,因此今日外匯市場觀望氣氛比較濃厚,深怕央行再來個「突襲」。
--
買美元,一點一點買。
==
- Oct 06 Tue 2009 13:51
10/6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