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媽的生日,感謝外婆把媽媽生下來,才有我們一家人。
晚上來去吃頓好的吧:)
==
1.紐約匯市─日本民主黨大選獲勝 日元走強 美元指數挫0.2%
紐約匯市31日交易,受到日本民主黨大選獲勝的影響,日元兌大部分貨幣仍持續走揚。倫敦市場周一因假日休市。
美元和日元雖然都屬於殖利率較低的投資標的,因此具有避險功能,股市賣壓沉重時反而走揚,但投資人喜愛日元的程度勝於美元,係因中國、美國等股市下滑,引發投資人對其經濟的擔憂。
美元指數下滑0.16點或0.2%,至78.18點。
隨著美股8月份大部分時間走揚,美元指數本月下滑0.2%,美元兌日元本月則下滑 2.6%。
周一,美元下滑至1美元兌92.98日元,較周五兌 93.64日元再下降。美元指數自周五的 78.324 點下滑至78.18點。
稍早,受到中國股市重挫 6.7 %的影響,投資人轉向美元日元以求避險,一度推升美元日元。
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 8 月份自上個月的 43.4 點上升至 50 點,且優於分析師預期,來到意味整體製造業成長的分水嶺,這點多少使美元損失部分避險的魅力,因為投資人可能開始尋找殖利率較高的投資標的。
日元兌歐元也有可能因為投資人漸漸轉向殖利率高的投資標的,而自近5週以來的高點下滑。
==
2.能源盤後─中國股市重挫 影響投資信心 紐約原油重跌近4%
紐約原油期貨周一 (31日) 重跌近 4%,收每桶低於 70 美元,為近2週以來首次,大幅拉低了8月份的漲幅,係因全球股市下滑,挫傷了投資人對能源市場的信心。
美國石油第2大消費國─中國,其股市週一重挫 6.7%;美股同日亦下挫。
紐約商品交易所 10 月原油期貨價格下滑 2.78 美元或 3.8%,收每桶 69.96 美元。
近來,原油曾漲至每桶 75 美元,為10個月來的高點,但上周因數據顯示美國石油需求依舊疲弱,致使周線收低 1.6%。
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分析師 Brian Niemiec表示:「中國股市重挫,可能導致大部分商品回跌,因為本周投資人最關切的焦點轉向市場需求狀況。」
能源資訊局 (EIA) 上周公佈,8 月 21 日截止的一周美國原油庫存上升,係受進口增加所推升,但另一方面,石油需求與去年同期相較卻仍然疲弱。
--
油價回歸基本面,才能讓經濟復甦正常化。
這不是我說的,是專家說的。
專家不過就是訓練有素的……
==
3.芝加哥8月採購經理指數上升至50 連續第三個月上升
芝加哥地區8月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三個月上升。
根據周一公布的對企業採購經理的調查結果顯示,8月芝加哥採購經理指數(PMI)上升至50,7月為43.4。
8月PMI指數上升至50,正值成長的門檻,亦為去年夏季以來最高水準。
該指數高於50,代表整體業務擴張。
芝加哥PMI指數,被視為是周二將公布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指數的領先指標。
預估8月ISM製造業指數為上升至50.5,7月為48.9。
ISM指數自2008年1月經濟開始衰退以來,便未曾高於50。
--
這麼優異的數字,仍然抵擋不了跳水的上證指數威能。
所以股市就是這樣,想跌就跌,盤後再找理由來解釋而已。
==
4.歐元區8月消費者物價年減0.2% 小於預期
歐洲8月消費者物價減幅小於經濟學家預期,因為經濟從60年來最嚴峻的衰退中回溫。
歐盟統計局今天宣布,歐元區16國的物價年減0.2%。今年7月為下滑0.7%,破歷史紀錄。經濟學家原估下降0.3%。
由於全球經濟走出二次大戰以來最險峻的衰退,誘發需求,並帶動原油與其他商品的成本走揚,通貨膨脹恐怕會加速。
歐洲央行已發出警語,有鑑於失業率揚升,抑制消費者支出並對物價構成阻力,復甦情勢可能會面臨阻礙。
Fortis Bank NV首席歐洲經濟學家Nick Kounis表示:「很顯然,負通膨率的時期比大多數人預估的還要短,可能下月就會結束。對於歐洲央行將採取更多措施的看法,此最新數據可謂是最後致命一擊。同時,在2011或2012年之前,他們實在無須擔憂通膨壓力。」
義大利今天指出,這個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8月消費者物價意外年增0.2%。經濟學家原估滑落0.1%。
==
5.國際資金重回亞股 今年來買超南韓突破150億美元大關
在美國耐久財訂單、消費者信心指數與房屋數據優於預期激勵下,上周多數亞洲新興股市展開反攻,其中印度股市大漲 4.5%,表現最亮眼,而外資在短暫流出後,上周重回新興亞洲市場,對台、韓、印等國都出現明顯買超,其中,外資對南韓最為青睞,今年來買超金額已突破 150 億美元大關,達到152.98億元。
從整體資金動向分析,在經歷短暫的資金淨流出後,上周外資重新擁抱新興亞洲股市,並幾乎是全面性的買回新興亞股,淨買超金額達 24.5 億美元。其中台灣、南韓與印度 3 個主要股市分別吸引了7.98 億、9.67億與 6.5 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
最值得注意的是南韓股市,外資連買 10 周的南韓股市,除了成為近 2 個月來外資流入最穩定的亞洲國家,累計至上周為止,今年來的外資流入金額更飛越了150 億美元的整數關卡,攀升到 152.98 億美元。
匯豐韓國股票基金經理人姜美汀表示,韓國 8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躍升到 7年來新高,除顯示景氣逐漸復甦,預料零售成長也將同步上揚。
姜美汀說,南韓 6 月工業生產年增率持續改善(-1.2%),顯示製造業因庫存逐漸消化而重新投入生產,加上南北韓政治敵對氣氛逐漸舒緩,外資也持續匯入韓國股市,今年以來累積買超金額突破 150 億美元,是新興市場裡最高的國家之一,全球經理人對韓國配置也從極度減碼,反向持續增加中。
至於台股,上周外資買超金額為 7.98 億美元,也是近 5 周來的新高。東南亞部分,上周外資淨流入印尼股市 570 萬美元,這是連續第 7 周的買超。
事實上,印尼股市也是近期外資穩定流入的國家之一。匯豐太平洋精典基金經理人林秀璘表示,吸引外資持續加碼印尼股市的主要題材,除了選後政經穩定,內需成長題材也是關鍵。
林秀璘表示,8 月中印尼大選結果出爐,現任總統蘇西洛獲得 60.8% 的壓倒性支持率順利獲得連任,透過強有力的執政優勢,外資認為未來印尼基礎建設將更加順利,有助國內長期經濟發展。
至於內需成長題材,林秀璘表示,內需規模龐大,民間消費占 GDP 比重達 60% 左右,讓印尼擁有更強大的抵禦外部變動能力,也較不易受到全球景氣疲弱所衝擊,成為外資看好印尼股市另一重要原因。
==
6.中國實質資產泡沫?保誠史方遒:擔心是多餘 修正就是最佳買點
自 8 月 3 日的修正點計算至今,A 股的修正幅度已達 23.22%,中國股市後勢受到市場質疑,不過保誠中國基金經理人史方遒 (Frank Shi) 表示,雖然上半年借貸金額急增,但市場對中國資產泡沫的擔心是多餘的,從企業獲利的角度觀察,股市修正創造新的布局契機;尤其對比較便宜的H股而言,投資價值更勝 A 股。
史方遒指出,這一波中國股市修正的起因,主要是市場對當地上半年借貸金額急速增加,影響到房市與股市狂漲所產生的疑慮所致;再加上中國股市從去年低點到前波高點 3471.44 點間的漲幅也高達 90%,才讓本波中國股市的修正,來得既急又快。
不過,史方遒認為,市場對中國資產泡沫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根據實際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房市即便火熱,在所有的成交案件中,有 30% 是現金一次結清,剩下的 70% 中,民眾也要負擔至少 3 成的頭期款,剩下 7 成才能跟銀行借貸。換句話說,中國房市資產價格的上揚,有超過 50% 來自實際的需求推升。
重要的是,在今年上半年所公布的企業財報中,多數企業的獲利,並沒有來自股市方面的資本利得,換句話說,上半年中國企業的獲利都是來自本業的推升,並非來自市場資金的炒作。更何況,市場已預期中國企業在 2010 年的獲利,會比今年好上 22%,從企業獲利的角度觀察,投資人對於這一波中國股市的修正,實在不須過度擔心。
史方遒補充,從價值面來看,目前海外掛牌的中國企業本益比才 15 倍,雖然 A 股下跌的幅度已經超過20%,但本益比仍然有 20 倍,可見從長線布局的眼光來看,以 H 股為主的海外掛牌中國企業,會比 A 股更具投資價值。
史方遒指出,雖然中國政府有意壓抑資產泡沫,但這些壓抑的手段,並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向上成長的趨勢,更何況現在中國的利率水準極低,在市場氣氛的支撐下,政府若真有打壓的動作,也不足以讓景氣整個翻轉;所以只要長期基本面穩定,股市的修正,反而可以給投資人創造新的布局契機。
==
7.出口商持續拋匯 新台幣匯率終場升值0.2分 收32.923元
今(31)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3.950元開出,盤中維持小幅波動,終場小升 0.2分,收 32.923元,盤中最高價位為 32.850元,最低為 32.950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6.67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3.39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0.15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雖然國際美元稍微走強,但仍敵不過月底最後一天出口商拋匯的影響,加上近來匯市量能不足,短期難有大行情,使新台幣小幅區間波動,而且以今日匯率走勢來看,台北匯市似乎並未因達賴喇嘛來台,而受到衝擊影響。
==
8.經濟前景陰晴不定 金融風暴後 澳洲人決定不舉債消費
在經濟緩慢復甦之際,危機前習慣負債消費的澳大利亞人如今面臨兩難選擇:應該繼續發揚危機中練就的節約精神,還是恢復危機前舉債自由消費的生活?
新華網報導,金融風暴前,澳大利亞保持著較高的人均負債水平;金融風暴襲來後,澳大利亞人的儲蓄率又升至 1960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眼下,經濟形勢回暖,澳大利亞西太銀行高級經濟師馬修‧哈桑認為,按照經濟循環規律,這個時候人們該開始增加負債,更自由地消費了。
不過,哈桑承認,經歷了這次金融風暴,澳大利亞的家庭消費出現了調整:「人們開始傾向於減少負債,近 6 個月來,這種趨勢變得越來越明顯。」
金融危機以來,澳大利亞家庭的平均財富從 15.9萬澳元 ( 1澳元約合 0.84 美元) 降至 9.8 萬澳元。經歷這種突襲式的危機後,人們發現證券市場陰晴難測,為防範危機,多一些存款也是種不錯的選擇。 2008年 12 月,澳大利亞家庭儲蓄率一度達到 6.9% 。分析人士認為,這種高儲蓄率狀況很可能會保持下去。
由於財富縮水和擔心失業,許多澳大利亞人還把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的現金補貼用於償還信用卡和房屋貸款。澳大利亞央行的資料顯示,今年第 2 季,全國新申請信用卡數量下降 20% , 7 月份又下降 26% 。
此外,澳大利亞 7 月份個人貸款申請減少 12% 。這期間,澳大利亞人變得更加低調和勤儉,多數人削減了購買奢侈品和出國旅行的預算,甚至富有的人群也開始以到低價超市購物為榮。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高級經濟分析師邁克爾‧布萊斯認為,政府以前的經濟刺激措施比較有效地幫助澳大利亞家庭應對了危機,但一次性政策的作用發揮完畢後,很難說消費會繼續增長。相反,由於很多人從全職變為兼職,工作時間減少,收入也相應減少,家庭消費仍有下降的可能。
面對這種情勢,為了實現經濟增長,政府顯然更希望刺激人們增加消費。本月 30 日,澳大利亞國庫部長韋恩‧斯旺在談及全國經濟狀況時,堅持要求政府繼續實施下一個 430 億澳元的經濟刺激方案。
韋恩‧斯旺認為,經濟復甦過程漫長,其間也可能出現反復,為此,政府必須保證就業,同時全力刺激經濟和消費。
==
9.日本Q2產出缺口較上季縮減至-7.4% 但通縮持續 仍供過於求
日本第 2 季產出缺口從上一季的紀錄高點縮減,但供應仍然遠大於需求,在持續通縮的徵兆下。
日本內閣府今 (31) 日公布,日本 4-6 月產出缺口為-7.4%,1-3 月產出缺口修正值則為-8.0。第 1 季產出缺口初值則為 -8.5%。
從產出缺口數值可以了解,一國的 GDP 與實質 GDP 差距為何,或經濟繁榮時,經濟活動總量如何。
從產出缺口數據可以得知,日本經濟的通縮壓力仍然沉重。上周日本 7 月核心 CPI 年降 2.2%,是史上最大跌幅;7 月失業率卻竄高至 5.7%,是戰後以來最高,都意味著日本消費者需求仍將進一步疲弱。
自去 (2008) 年 12 月至今,日本央行將其基準利率維持在 0.1% 的低點。央行也認為,對貨幣政策和物價調整方面,產出缺口是一具決定性的因素。若產出缺口為負,表示物價上漲的壓力較小。
較長的通縮期間可能使日本央行難以調升基準利率,在應對由全球金融危機所衍生的經濟衰退上,也將採取擴張性的政策。
==
10.南韓7月工業產值睽違10個月 首度年增0.7% 大幅優於預期
南韓統計局周一 (31 日) 發布資料顯示,國內 7 月工業產值較 (2008) 年同期揚升,是 10 個月來的頭一遭,升幅也遠遠超過市場預期範圍。
7 月工業產值年增 0.7%,結束了自去年 10 月至今的萎縮趨勢。相對比較下,6 月工業產值則較去年同期減少 1.2%。
和前一個月相比,工業產值經季節調整後,成長 2.0%,已是連續第 7 個月維持增長,6 月月度成長幅度則為 5.7%。
7 月的數據結果大幅優於預期。經濟學家先前估計,認為產值應年比下滑 1.8%,月度縮減 0.7%。
衡量未來經濟表現的 12 個月均領先指標,在上個月年增 5.8%後,7 月揚升幅度更增至 7.9%。
經季節調整後,整體服務業產值 7 月月減 0.8%,然而較去年同期多出 0.8%。
================================================
指數名稱 月增率 年增率
7月 6月 7月 6月
------------------------------------------------
工業產值 +2.0 +5.7 +0.7 -1.2
服務業產值 -0.8 +1.9 +0.8 +2.8
消費者銷售 -1.6 +2.0 +1.9 +7.5
資本投資 +11.6 +10.4 -18.2 -4.9
平均產能利用率 7月:78.7% 6月:76.6%
------------------------------------------------
==
11.印度4-6月GDP年增6.1% 略優於預期 但雨季乾旱帶來壓力
印度政府今 (31) 日公布,印度 4-6 月 GDP 較去年同期增長 6.1%,亦優於預期。主要由於政府的經濟刺激計畫推升需求,但雨季的乾旱可能使印度今 (2009) 年下半成長放緩。
至 6 月底止的財政年度第 1 季中,印度 GDP 成長略優於稍早分析師所預期的 6%,但仍低於去年同期擴張 7.8%。製造業較去年同期擴張 3.4%,農業生產年率則增加 2.4%。
在至 3 月底為止的財政年度中,印度經濟成長 6.7%,未能達成先前預期的 9% 目標,亦劣於前 3 個財政年度。
雖然印度央行上周表示,雨季的不良天候不至於侵蝕經濟成長,而較可能推升通膨;但經濟學家仍認為,雨季乾旱將對本財年的經濟成長有 1-2% 的負面影響。
==
12.紐西蘭8月企業信心指數躍至34.2 活動展望跳至26 較前月大改善
紐西蘭國民銀行 (National Bank of New Zealand) 周一公佈調查,8 月份企業信心指數連續第 3 個月上升,且繼前月攀升至 7 年多以來新高後,再強勁揚升。
根據該行查訪,8 月份認為企業環境未來 12 個月內將改善的比例淨值,由前月的 18.7% 陡升至 34.2%,再創 2002 年 3 月以來新高紀錄。
紐西蘭企業信心淨值,由對於未來企業環境感到樂觀的企業比例,減去感到悲觀的企業比例。該行經濟學家 Philip Borkin 並補充,該月企業信心上升的情況,遍及廣泛產業。
另一作為經濟成長關鍵指標的調查顯示,8 月份預期未來自身產業活動將改善的企業比例淨值,同樣由前月的 12.6% 顯升至 26.0%。
紐西蘭企業活動指數自今年 3 月份創下調查 31 年有史以來新低紀錄後,逐漸反彈;近期改善情況更加深外界認為,紐國經濟正處於向上的轉戾點。紐西蘭央行總裁 Alan Bollard 周一也呼應此看法,表示國內經濟正一步步微弱復甦。
==
- Sep 01 Tue 2009 08:42
9/1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