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希臘一邊休息,西班牙準備上陣。
朝鮮半島持續互相喊話,不知道是喊高興的還是怎樣。
有看法認為北韓吵著要糖,南韓炒作選舉。
無論如何,若有衝突爆發,是有可能讓台灣短期受惠。
英鎊在削減預算的消息出來之後,應該會穩定一些。
雖然之後的預算審核才是重點,止跌也算是好事一樁。

==
紐約匯市─西班牙接管銀行 引發虧損擔憂 歐元下跌
歐元兌美元下跌,清除了上周大部份的漲幅。一家西班牙銀行遭接管,引發投資人預期,持有希臘債券的歐洲金融機構可能面臨虧損,歐元受到壓力。
人民幣遠匯走高,胡錦濤說中國將採取行動,漸進並自主式改變匯率機制。
分析師說,銀行業充滿不確定性。在空頭倉位佔優勢的情況下,歐元未能大幅反彈,顯示可能有下檔空間。
==
能源盤後─近來大跌後 原油價格回穩 小幅收高
本月份,美元走強,及美國股市下跌,使得原油期貨大幅走低,但今日該二因素再度出現,然原油價格卻仍守住城池,值得關注。
分析師說,看看美元今日的強勢,原油價格卻並未下跌,這可能是市場暫時底部已至的訊號。
但原油期貨今日對股市與外匯的反應,一反常態,獲得了來自汽油市場的支撐。周末陣亡將士紀念日三天假期將至,汽油需求即將進入高峰期。
分析師說,本周汽油走強,當能提供整體能源市場支撐。
如果原油與燃油庫存要下降至今年平均水平,則強勁的夏季汽油需求至關重要。5月14日結束的一周,美國原油與原油產品庫存上升到了11月以來高點。周三,能源資訊局(EIA)將公布上周能源庫存報告,分析師預估將顯示原油庫存增加30萬桶,汽油庫存減少10萬桶,蒸餾油庫存增加50萬桶。
==
美國4月成屋銷售揚升7.6% 然庫存量大增11.5%
根據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NAR)周一(24日)報告顯示,由於買家急於在稅務優惠專案到期前購房,4月美國成屋銷售經季節調整後,攀升7.6%至年率577萬戶。
NAR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指出,4月成屋庫存量大增11.5%至404萬戶,是個「不受歡迎的發展」。
庫存空置指標達8.4個月,由3月的8.1個月向上揚升。庫存量通常在4月上增,但今(2010)年的漲幅高於以往,Yun表示,庫存量上升代表房價在未來1-2年間不會上飆。
Yun指出,過去4個月以來,房屋銷售價格已趨向穩定,去(2009)年中級房價上升4%至17.31萬美元。
==
拜歐洲債務危機之賜 美國抵押貸款利率創新低
美國陷困境的房屋市場,終於出現了大好消息:拜歐洲債務危機之賜,抵押貸款利率來到了歷史低點。
根據Bankrate.com網站顯示,30年期固定利率貸款平均利率為4.87%,創下Bankrate於25年前開始追蹤該數據以來最低水準。
即使大額貸款利率--即逾41.7萬美元貸款--亦下降。30年期固定利率大額貸款平均利率為4.5%,去年同期接近6%。
==
英政府 衝擊性 減債措施 初步削減86億美元赤字 年末大幅續砍
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新政府表示,計畫對整體政府部門作出「衝擊宣告」,削減60億英鎊 (86億美元)的預算支出,務求降低英國破歷史紀錄的高預算赤字。
商業和運輸部門將首先受到影響,政府凍結公務員聘任、削減科技、廣告和旅遊方面的支出,並將重新商議和私人企業的現有合作條約。
英國財政大臣George Osborne今(24)日對記者表示:「若我們現在不採取行動,英國經濟的穩定性將陷入危機。世界各國皆已意識到主權債務問題的危險性,且正各自採取因應措施。」
本日的預算異動,和今年稍晚的削減支出案相比將是小巫見大巫,屆時政府將宣布由2011年4月始3年期間,大砍公共部門預算金額,整體公務員部門將面臨失業威脅。
==
抗議政府緊縮財政 西班牙最大工會組織領導人:西班牙總罷工更加臨近
綜合外電5月24日報道,西班牙最大工會組織Comisiones Obreras(CCOO)的領導人Ignacio Fernandez Toxo 24日表示,西班牙正在接近舉行總罷工,來抗議政府近期出台的財政緊縮措施。
Toxo在接受采訪時指出:“與一周前相比,我們現在與舉行總罷工更加接近了。”
這家工會已經呼吁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在6月8日舉行為期一天的罷工,以此反對降薪。
==
台灣4月失業率5.39% 創近15個月來新低
行政院主計處今日公佈4月失業率統計為5.39%,較上月降低0.28%,創下15個月來新低。目前失業人數為59萬3千人,較上月減少3萬1千人。主要是因為景氣逐漸復甦,雇主增加僱用人力,使失業率降低。
==
台灣4月份工業生產創歷年新高 達120.84
經濟部發布,4月份工業生產指數再創歷年新高達120.84,而年增率31.38%,是連續六個月超出三成以上的水準。工業生產佔比八成的製造業生產,則比去年同月增加33.54%。
4月份工業生產指數120.84再創歷年新高,主要受惠半導體、面板、機械、汽車等產業增產帶動。在比較基數相對偏低下,4月份工業生產比去年同月的年增率31.38%,連續六個月超出三成以上的水準。
==
推這篇好文章,有點長,要花點時間看。
我講幾個他點到的重點:
沒有創造就業機會、職場能力不該由大學教育培養、技職體系的殘破、未來主力產業方向不清。

--
〈看問題〉失業問題 不是延後就業就能解決
教育部有意推出4+1學士後進修方案,讓大學畢業生再修1年學程,取得第二專長,增加職場競爭力,雖然該案還在規劃中,不過教育部次長林聰明、經建會副主委單驥、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下午拋出這項政策後,引起媒體一陣譁然。
教育部這項新推的方案有意從今年9月開始推動,對於大學畢業生最大的誘因,如果找不到工作,可以再修1年3學期的課程,就可以取得雙學士學位,教育部還以具備跨領域能力的學生,就很容易找到工作為例。
教育部雖然表示,細節部分仍有待產、官、學界再研討,甚至連未來畢業證書也考慮和正式雙主修者有所區隔。教育部強調,未來會視需求,分別在北、中、南找學校開辦,但除非企業願補助,否則學生須付費。
教育部推動該項政策雖然用意良善,卻也引起媒體質疑,該方案除對於在校期間就雙主修學生不公平外,也對學生修完該項學程後,是否具有相同專業能力提出疑問,外界更批評,該項方案只是為減少失業率,美化帳面數字所推動的政策。
政府解決失業問題,不能只從美化帳面數字著手,更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除去考量公平性問題外,也必須考量如果只是因為高科技缺工,就提出跨領域學習的想法,是否具備長遠性考量。
大學設立目的本就在多元,有理論科系也有實用科系,理論科系設立目的,是透過理論基礎更加瞭解事物本質,屬於研究性質,原本存在目的本就和就業導向的實用科系不同。
學生在學校學習專業技能,利用大學四年累積長才,本是學生替自己奠定就業競爭基礎,過去教改為避免提早競爭,增加學生壓力,廣開大學廣門,使得大學畢業生滿街跑,導致技職體系專門技術人才缺乏。
提升就業競爭力應該是就職者自己本身要去面對課題,政府提出誘因,培養學生第二專長無可厚非,只是就業問題並非只是就業競爭力提升就能解決,還必須考量到產業前瞻性、社會整體多元文化均衡發展等等層面。
現在政府又提出增加第二專長以因應廠商需求,未來要是文、法、商科系都沒有人願意就讀,或是社會上缺乏相關人才,政府是不是又要提出獎勵文、法、商科系就讀措施,政府因應廠商需求,提供所需人才,完全是本末導致的做法。
政府今天促進就業,解決新鮮人就業困境,不是讓學生增加第二專長就可以,應該更宏觀的了解,國家下一個需要創造的產業是什麼傲視全球,得以立足贏過他人的產業又是什麼
如果只是因為現在高科技產業缺人,就培養念德文的學生去接受半導體工作訓練,而不去考量德文系學生具有什麼專才,抹滅過去4年所學的專業訓練,也將成為一種人才浪費。
政府身為領頭羊,應該做得是制定未來得以發產,站穩全球的產業,一方面透過制定未來產業走向,一方面適時調整人才供需問題,市場自然會決定人才走向,過去熱門的科系一直不斷轉變也是隨著產業變遷轉移的結果。
政府與其提供第二專長就讀誘因,還不如制定好未來產業走向,打造上、中、下游需求,以提高未來產業競爭力和市場就業機會。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llow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