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股洗刷刷,米股又跳水。
早上開盤會有一種不妙的感覺,嘖嘖。
最近一陣子的走勢相當不利,該不該出清手上的基金呢?
要小心,唉。
就讓大家在指數高處小心為妙吧。

==
1.紐約匯市─歐元未能突破技術性關卡 美元反彈上揚
美元兌歐元創近二個月來最大漲幅,一反下跌至14個月低點的走勢。歐元未能站上1.50美元,回檔走低。
美元兌南非幣與兌紐元上漲,股市下跌,使得投資人不願買進高收益率資產。南韓經濟成長創七年最快速度,韓圜兌美元漲幅最大
分析師說,到了某個時點,歐元漲勢已耗竭,因而回檔。歐元近來幾度創新高點,但並未能大幅擴大漲幅。
台北時間04:20 美元報1.4865兌1歐元,盤中上漲1.1%至1.4845兌1歐元,創9月1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稍早,美元一度下跌至1.5063兌1歐元,創 2008年8月以來低點。美元上漲0.2%至92.19日元,盤中觸及92.29,創9月21日以來高點。
歐元於2008年7月15日創新記發高點至1.6038美元,今日稍早的漲勢便於自該高點回檔76.4%費氏系數壓力水準受阻。該壓力水準為1.5074美元,較今日歐元高點高出約十分之一美分。
分析師說,歐元今日若未能反彈,且收盤低於10月23日低點1.4986,可能形成主要反轉。
今日的走勢使得歐元技術性受創,若跌破1.4830至1.4840支撐水準,可能進一步下跌至1.4675。
分析師說,歐元與股市的正相關,可能仍為約50%。美元下跌,股市上漲,是對全球經濟復甦的信心投票。
S&P 500指數今日下跌1.2%,清除稍早1.1%的漲幅。12月原油下跌2.3%至每桶78.68美元。12月黃金下跌1.3%至每盎司1042.80美元。
南非幣下跌1.7%至7.5915兌1美元,紐元下跌0.9%至74.76美分,預期股市下跌,將使得利差交易減少。所謂利差交易係指,借入低利率貨幣,如美元,轉投資高收益資產。
日本基準利率為0.1%,美國為0%至0.25%,南非則達7%,紐西蘭為2.5%。
今日稍早,中國金融時報說,中國應增加日元與歐元外匯儲備。
分析師說,該報導重燃了美元地位的擔憂,引發了美元賣壓。
中國為美國公債最大持有國。中國外匯儲備於第三季再度大增,經濟復甦引來了投資性資金,美元疲弱亦提高了日元與歐元資產價值。中國央行說中國第三季外匯儲備增加1410億美元至2.273兆美元。
==
2.能源盤後─美元轉強 原油收低1.82美元 跌破每桶80美元
美元觸及14個月低點後,今日轉強,原油漲勢因而受阻,每桶下跌逾2%。
紐約12月原油下跌1.82美元,收於每桶78.68美元。
分析師說,美元近來疲弱,推升原油價格大幅超越供需基本面的正常水平。油價上漲並非因為需求,而是汽油生產下降及美元疲弱。美國煉油廠因利潤遭到壓縮,減少生產至歷史低點。
原油價格上周上漲至82美元高點。周一,美元兌歐元觸及14個月低點後,轉強,使得原油價格走勢震盪。由於商品係以美元計價,美元下跌使得商品對國際投資人變得更為便宜。
歐元今日上漲至1.5061美元,創14個月高點,而後下跌至1.4859。紐約上周五尾盤,歐元報1.5002美元。
本周,交易員將注意系列企業季報與經濟指標。美國商務部將公布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房屋價格,新屋銷售,消費者信心與耐久財訂單等數據亦將於本周公布。
分析師說,如果未來一至二周,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則經濟復甦便有遭到扼殺的風險,這些擔憂可能促使OPEC增加供給,以壓低油價。今日每桶80美元的油價,基礎不穩,因為經濟與原油市場的基本面仍然疲弱。
奈及利亞政府與叛軍達成新的停火協定,有助壓低原油價格。該地區不穩定,使得奈及利亞原油每日減產約100萬桶,非油最大產油國寶座拱手讓給了安哥拉。
其他能源交易方面,熱燃油下跌4.21美分,收於每加侖2.0335美元。11月汽油上跌1美分,收於每加侖2.0338美元。11月天然氣下跌27.4美分,收於每百立方尺4.513美元。
在倫敦,12月布倫特原油下跌1.66美元,收於每桶77.26美元。
--
這禮拜有一堆數據,就用祈禱的手勢,希望報告帶來好消息吧。
如果不大好,就準備逃命吧。

==
3.供給增加 傳言Fed將結束寬鬆政策 公債價格下跌

美國公債價格周一再度受到壓力,殖利率因而上升。本周將有大量政府公債標售,及一份報告引發市場傳言,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正考慮如何及何時停止振興經濟方案,均為公債市場利空。
分析師說,媒體與市場注意力大量關注Fed,注意他們何時抽出游資。
市場亦消化本周大量政府公債標售,計有1230億美元各期公債標售。
上周五,美國標售5年期抗通膨債券,需求良好,但並未能阻止其他市場的賣壓。
2年期公債殖利率增加4基點至1.025%,上周五,該殖利率本月份首度突破1%關卡。
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1基點至3.571%。
==
4.美國芝加哥聯儲9月份中西部製造業指數上升1%至82.3
美國芝加哥聯儲9月份中西部製造業指數連續第3個月上升,上升1%至82.3,創09年2月份以來最高水平。
綜合外電10月26日報道,美國芝加哥聯儲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2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季調後,9月份中西部地區製造業指數上升1%至82.3,創2009年2月份以來最高水平,進一步表明美國經濟正在擺脫這場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8月份中西部地區製造業指數經向上修正後為81.6,初步數據為80.1。由此,該指數在9月份已實現連續第3個月上升
該指數的四個分類指數中9月份有三個實現月比上升。但四個分類指數均顯示行業活動年比有所下降。
10月份中西部製造業指數將於11月30日公佈。
==
5.芝加哥聯儲: 9月全美經濟活動指數回升
週一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公佈在截至9月份的三個月內,全美經濟活動平均指數已經回升至-0.63;截至8月份的連續三個月,此項指數為-0.96,為自2008年1月份以來全美經濟活動平均指數首次升至-0.70之上。
全美經濟活動平均指數包含85個分項指數,通常經濟學家以該指數是否高於-0.70來判斷經濟是否處在衰退當中。如果全美經濟活動平均指數高於零,則代表美國經濟呈現長期成長趨勢。
10月29日將公佈第三季度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因此芝加哥聯儲銀行9月全美經濟活動平均指數相對於往常數據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經濟學家更加重視芝加哥聯儲銀行全美經濟活動平均指數的連續三個月移動平均數字,因為它比月度數據更加穩定。芝加哥聯儲銀行全美經濟活動平均指數已經連續兩個月下滑,表明在4月、6月和7月份等幾個月該指數有所提高之後,近來重新出現疲軟跡象。
今年9月份的全美經濟活動平均指數下滑0.81,8月為-0.65,7月份為-0.42。今年1月份,美國經濟活動平均指數為-4.14。
==
6.法國今年9月失業人數增加0.8% 約257.49萬人
法國9月份失業人數增加0.8%,至2,574,900人;8月份失業人數為2,553,300人。
綜合外電10月26日報道,法國9月份就業市場延續了長達1年的失業人數上升趨勢,儘管經濟開始復甦。
法國國家就業機構Pole Emploi 26日宣佈,9月底法國失業人數為2,574,900人,月比增長0.8%;8月底失業人數為2,553,300人。
9月份法國失業人數已連續第3個月增加。數據顯示,9月底法國失業人數年比增長25.1%。
==
7.俄總理普京樂觀預期今年通膨率約莫8% 3至4年間可降至5-6%
俄羅斯總理 Vladimir Putin (普京) 周日表示,俄國今年的通膨率可能降至略高於 8%的水準,遠低於分析師預測與官方數據。
普京表示:「我們目標降低通膨至 8-9%。今年通膨率將略高於 8%。我希望我們能將通膨率降至 5-6%,這是未來 3 至 4 年間足以實現的事。」
倘若俄國今年通膨率能低於 9%,那將創下俄國聯邦統計局 1999 年登載以來最低通膨率。
俄國物價在最近 3 個月以來一直沒有上升,但以年率而言,通膨率超過 10%。此外,俄國央行官員近來修正通膨預期,認為今年通膨率不會超過 10.3%。
今年 1 月至 9 月俄國物價成長約 8.1%,較去年同期的 10.6% 收斂許多。倘若真如普京所言,代表今年最後一季的物價將不會進一步上升。
根據《路透社》9月底的調查,分析師平均預期俄國年度通膨率為 11%,預期範圍介於 9%至 13%之間。9月底為俄國連續第 2 個月達成單月 0%通膨率。
貨幣政策主管當局已表示,希望2010 年能降低通膨率至 8-9%。
==
8.陸委會Q2大陸情勢報告 大陸經濟能否平穩成長有待觀察
陸委會上午討論第 2 季大陸情勢報告,摘要報告中提到,大陸 GDP 成長雖漸趨回穩,不過受到出口拉動經濟效用減弱,停滯性通膨等風險,經濟能否平穩成長有待持續觀察。
摘要報告中首度承認,高雄市府 8 月底邀情達賴喇嘛訪台祈福,對岸反應強烈,聲明強硬,並且「推遲或取消部分原預定進行的兩岸交流活動」,目前相關活動已逐漸恢復,惟後續效應仍值得關注。
陸委會提到,近期大陸高層對於兩岸關係談話強調和平發展新局面,並反對兩岸關係受特定事件造成不利影響。
陸委會還指出,大陸當局在惠臺政策措施方面,大力推動經貿採購團來臺採購,有意讓台灣內部實際感受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益處。大陸當局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雖然兩岸關係逐漸和緩,但大陸在美中高層會晤中仍提及台海議題,希望美方尊重其包括台海議題在內的核心利益,強烈反對美對台軍售。
陸委會分析,大陸採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效果已顯,不過民間投資明顯不足、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出口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仍在減弱、以及停滯性通貨膨脹風險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經濟能否平穩成長有待持續觀察。
陸委會指出,今年是中共建政 60 周年,為避免政、經、社不穩定衝擊執政地位,近期大陸當局持續加強各項黨建工作,以提升執政思維、增進執政能力。
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明確針對全球金融危機、氣候變化、核不擴散等重大國際議題表達立場,中美首輪「戰略暨經濟對話」,為雙方合作製造氣氛,及建立事先協商基礎。針對北韓核武問題,陸續派遣外交人員訪俄、美、日及南、北韓,爭取早日重啓「六方會談」展現積極態度與影響力。
==
9.台灣9月M1B年增率為23.51% 續創64個月新高
台灣央行今(26)日公布 9月份 M1B年增率為 23.51%,創下 64個月來新高,M2年增率則為 8.28%,連續 5個月飆破央行的 M2貨幣供給預設目標區(2.5-6.5%)。
8月份與 7月份 M1B年增率分別為 20.64%與 22.14%,已經連續 3個月超過 20%,自央行統計以來,M1B年增率最高是出現在 1987年 1月的 54.03%,而 2000年以來共出現過 2次 M1B年增率超過 20%,分別是 2002年5月至 7月,以及 2004年 1月至 6月。
央行指出 M1B年增率續揚,主要是受到銀行定期性存款陸續流向活期性存款,M2年增率則是受到外資轉呈淨匯入影響,累計 1-9月 M1B與 M2平均年增率分別為12.72%以及 7.41%。
==
10.外商銀行拋匯 新台幣終場小升0.4分 收32.394元
新台幣匯率今(26)日受到外商銀行拋匯影響,開盤小升後呈現區間狹幅震盪,而且外匯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使得新台幣終場小升 0.4分,收 32.394元,成交量萎縮至 8.1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台北外匯市場仍然觀望氣氛十足,市場回歸實質拋補,進口商與出口商分別就其實際需求進行買匯與拋匯,投機性的買賣匯幾乎沒有,短期若沒有新資金的匯入下,這種情況應該會持續。
外匯交易員分析,雖然目前海外 1個月期 NDF仍然折價逾 1角,這主要是反應國際美元的弱勢,對於台北外匯現貨市場的影響不大,因為在央行一連串明示與暗示之後,現貨市場投機性的套利需求相當疲弱,市場回歸到實質性的拋補。
本日新台幣匯率以 32.450元開出,盤中最高價為32.300元,最低價為 32.450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5.1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8.1億美元。
==
11.朱立倫:簽ECFA不可能百分百對台有利 還要和他國簽FTA
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上午表示,台灣要走向世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一定要做,兩岸簽署ECFA對台灣不可能百分百有利,要看整體評估,朱立倫說,台灣要走出去,不能只靠ECFA,還要和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
朱立倫上午參加貿協舉辦的「台灣經濟合作論壇」,他對媒體表示,ECFA不可能對台灣百分之百有利,「對你百分之百有利,誰要跟你談」,但有利的部分不用誇張,不利的部分也不必渲染,國際經濟合作也是如此,開放貿易也會對國內產業有破壞。
朱立倫還提到,政府未來會重點發展投資服務業,吸引外資來台灣投資,兩岸政經條件改善後,現在對外資來說是最好的時機。朱立倫還指出,去年政府調降遺贈稅,許多台商在外資金回流,回流後的資金大部分只放在銀行,做短期投資,他建議台商也可考慮參與長期投資,包括愛台十二建設,或是文化創意產業等。
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提到,ECFA能在年底時透過兩會,啟動正式協商。朱立倫表示,年底江陳會談會觸及ECFA,但何時達成協定,還要就整體台灣最有利的立場,取得民意支持與國會監督。
朱立倫指出,台灣走向世界,ECFA一定要做,不可能不和大陸做經貿合作,政府提供ECFA數據不會用最悲觀,也不會用樂觀的數據,而是用最客觀的,讓大家公開討論。他也呼籲,受益的產業或大眾不要變成沉默的大眾,否則會誤導變成做這件事是不利的。
朱立倫也強調,台灣要走出去,不能只靠ECFA,也要依靠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FTA等其他重要貿易夥伴合作,全方位開展。至於外界認為,台美重起TIFA是因為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朱立倫表示,這和TIFA完全沒有關係。
--
有人開始說實話了,但是說實話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
快把條文討論出來參考看看吧!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llowocean 的頭像
    yellowocean

    耶魯歐迅實業

    yellow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