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尾拉紅的亞股+跌深反彈的歐美股市,今天台股翻紅的機會很大。
這到底是一波逃命波,還是真反彈,拭目以待。
==
1.紐約匯市─德國信心指數高於預估 歐元兌日元上漲
歐元兌日元與兌美元三天來首度上漲,德國投資人信心指數上升至逾三年高點,增加了全球經濟復甦的證據。
英鎊兌美元自一個月低點上揚,報告顯示英國經濟衰退減緩,7月通貨膨脹率上升,且高於預期。美元與日元兌主要外幣下跌,包括南非幣,股市與商品價格上漲,減緩了避險需求,美元與日元因而走低。
分析師說,經濟成長看來轉佳,資金流入對商品敏感的貨幣。
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說德國8月投資人與分析師預期指數上升至56.1,7月為39.5。分析師預估為上升至45。
德國第二季經濟成長0.3%,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終於停止,且快過預期。
分析師說,近來數據顯示歐洲可自全球經濟復甦中獲利。三個月內,歐元可能上漲至1.50美元。
美元下跌1.6%至8.0361南非幣,日元下跌1.9%至51.20兌1巴西里耳,預期股市與商品市場上漲,將促使投資人增加持有高收益資產,美元與日元因而下跌。日本基準利率為0.1%,美國利率目標為0%至0.25%,而巴西基準利率為8.75%,南非為7%。
股市與商品市場昨日下跌,預期高收益率資產漲勢過度反應了經濟成長展望,美元與日元因而走高。
美元指數今日下跌0.5%至79.038,該指數今年下跌了2.9%。
美元疲弱有助支撐出口,使經濟成長不再依賴消費者支出。分析師說,未來三至五年,美國經濟難強勁成長,因為美國經濟已由消費者帶動,轉型至投資人帶動。而消費者支出佔美國經濟的70%。
美元兌日元削減漲幅,美國商務部公布7月新屋開工率下降1%至年率58.1萬棟,預估為上升至59.9萬棟。美元因而受到壓力。
--
外國貨幣的匯率真是太不穩定,英鎊昨天飆升太多了。
==
2.能源盤後─美元下跌 股市上漲 支撐原油收高2.44美元
原油期貨周二上漲,收盤突破每桶69美元。美元下跌,股市上漲,拉抬了能源市場氣氛。
紐約9月原油上漲2.44美元,或3.6%,收於每桶69.19美元。稍早一度上漲至每桶69.58美元高點。
分析師說,不能說美元或股市出現大幅走勢,支撐原油大漲逾2美元。懷疑是本周原油庫存數據公布前,空頭回補買盤拉抬了油價。
在華爾街,S&P 500指數上漲1.2%至991點,幾家零售商獲利優於預期,改善了股市大盤的氣氛。
分析師說,股市走強及美元持續疲弱,推動了原油上漲,一如過去幾周走勢。
原油上漲至目前水準,支撐因素包括美元疲弱,股市上漲,及預期全球經濟復甦將使得原油需求增加。然而原油需求目前仍偏低,原油供給則充裕。
在外匯市場,美元兌歐洲貨幣下跌。德國投資人信心上升,美國房屋數據疲弱,促使投資人預期歐洲經濟復甦將較美國快速。
美元疲弱通常會推升以美元計價商品,因為對持有其他貨幣的投資人而言,該商品變得更為便宜。
衡量美元兌一籃貨幣表現的美元指數下降至78.926,周一為79.288。
美元疲弱及原油可能超賣,使得原油價格目前獲得支撐。原油價格於過去二個交易日均下跌。
美國商務部周二預估,美國7月新屋開工率下降1%至年率58.1萬棟,6月為58.7萬棟。
此外,由於能源與食品價格下跌,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下降0.9%。
能源資訊局(EIA)將於周三公布上周能源庫存報告。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8月14日結束的一周,原油庫存增加110萬棟,汽油庫存減少170萬桶,蒸餾油庫存增加80萬桶。
==
3.美國7月新屋開工率下降1%至58.1萬棟
由於獨棟式新屋開工小幅增加,抵銷了公寓式新屋開工大幅下降,美國7月新屋開工率接近持平。
美國商務部周二預估,美國7月新屋開工率年率下降1%至58.1萬棟,6月新屋開工上修至58.7萬棟。
7月獨棟式新屋開工率上升1.7%,公寓式則下降13%。
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7月新屋開工上升至59.6萬棟。
7月新屋開工許可上升5.8%至年率45.8萬棟,連續第四個月上升,強烈顯示建築業活動可能已終見止跌。
==
4.能源價格下跌拖累 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下降0.9%
美國勞工部周二報告,由於能源與食品價格下跌拖累,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下降0.9%。
扣除食品與能源,美國7月核心PPI為下降0.1%。該數據有助進一步減緩通貨膨脹擔憂。
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分析師預估,美國7月PPI為下降1%,核心PPI為上升0.1%。
7月PPI較去年同期下降6.8%,降幅創新高。
但7月核心PPI較去年同期上升2.6%。
7月能源價格下降2.4%,食品價格下降1.5%。
==
5.德國8月投資人信心增至56.1 逾3年來最高峰
德國 8 月份投資人信心揚升至逾 3 年來最高峰,政府推出振興方案與出口成長,讓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擺脫衰退。
ZEW 歐洲經濟研究中心宣布,投資人與分析師預期指數,從 7 月的 39.5 增至 56.1。經濟學家原估增至 45。該指數揚升到 2006 年 4 月以來最高峰。這份調查旨在預測未來 6 個月的經濟發展趨勢。
上周的報告顯示,德國第 2 季經濟擴張 0.3%,二戰以來最嚴峻的衰退劃下句點,比分析師預估得還早。
雖然出口增加和政府推動的措施可望讓經濟成長步入軌道,惟失業率走揚仍是經濟回暖的一大威脅。
ING Groep NV 經濟學家 Carsten Brzeski 強調:「德國經濟是走出衰退沒錯,但前途依舊不明,近日出爐的數據和展望中,仍有若干數字阻礙實質復甦,惡化的就業市場就是其中之一。」
ZEW 報告公佈之後,歐元匯率一度走升 0.2%。法蘭克福時間 18 日上午 11:09,報 1.4133 美元。
==
6.IMF:經濟復甦已經開始 但衰退的傷痕依舊
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者OlivierBlanchard周二說,全球經濟衰退現在已經結束,復甦也已開始。
這次的全球經濟衰退不同以往,復甦也會有所不同,他說。「民眾不應預期復甦中,會出現非常高的成長率。」
「反轉不會輕而易舉,」Blancard在一篇由IMF發布的文章中寫道。「這次的危機留下了深刻的傷痕,將會影響未來多年的供需關係。」
大多國家開始出現成長,他說,但可能強勁不足,一時難降低失業率。
而且經濟成長仍高度依賴政府的振興措施,包括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持續的成長需要各國於其內部以及各國之間採取審慎的平衡行動。
「美國與其他地區的持續復甦,最終需要公共與民間支出上求取平衡,」Blanchard說。為刺激經濟所造成的大量財政赤字,必須加以消除。
美國無法依賴低利率讓復甦持續。「持續的經濟復甦可能需要美國出口增加,其他地區則相對減少,主要是亞洲,」他說。例如中國,便應增加內需。
==
7.2009上半年美國信用卡利率上升 銀行信用卡業務獲利大增46%
2009上半年,美國銀行業調高了信用卡利率,也增加了獲利。
PEW安全信用卡計劃團體周一說,7月中間最低廣告信用卡利率上升至11.99%,12月為9.99%。該團體亦說,銀行信用卡業務獲利隨之大增46%。
該團體說,這項數據的根據,是對近400家信用卡發行銀行調查的結果。這項調查結果的細節,將於下個月公布。
這項研究指出,7月份,銀行業的信用卡貸款利率,高出銀行向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借款利率的部份,上升到了8.74%,12月為5.99%。自Fed調降基準利率至接近零的範圍後,銀行向Fed借款的成本亦因而降低。
PEW團體發言人說,持續中的金融危機使得籌資困難且昂貴,轉嫁至消費者的成本因而亦較高。
美國銀行協會發言人Peter Garuccio說,必須一提的是,約有半數的信用卡貸款資金,係來自透過私人投資人進行的證券化籌得。去年秋季次級市場的演變,歷歷在目,目前仍然枯竭,對信用卡融資既難又貴。
--
米國人的信用卡利率也太低了……難怪大家這麼習慣借錢消費。
==
8.NRF:零售業者的一線希望 老美大部份返校採購還沒完成
周二公佈的報告顯示,消費者的返校採購尚未結束,對於急需提振銷售的美國零售業者來說,也許可以從中看到一線希望。
BIGresearch為NRF所做的調查結果指出,截至8月11日,美國普通家庭僅完成41.6%的返校採購。
此外,該調查也發現,有小孩(從幼稚園到12年級)的家庭,有將近1/3還沒開始採購。
此番返校採購旺季,到目前為止,消費者購物的時候,促銷或優惠券影響了他們近半數的採購行為。
BIGresearch的Pam Goodfellow在新聞稿中強調:「那種父母任由小孩將想要的商品放進購物手推車的日子已經結束了,大人看緊荷包,謹慎做出開銷決定。」
返校採購始於7月,是零售業第二大銷售旺季,僅次於聖誕節。業者正密切觀察返校採購的動向,以評估消費者支出的狀況,並作為耶誕銷售旺季的參考指標。
NRF早已預料這次返校採購的數據不會太好看,先前的調查發現,有小孩(從幼稚園到12年級)的普通家庭,今年的開支較去年減少7.7%。
根據NRF的調查,60%的家庭會前往折扣商店進行返校採購,近45%的家庭表示會去百貨公司,也有31.8%的家庭將到服飾店購物。
==
9.外儲雄厚 政策堅強 標普重申中國長期信用評等為A+ 前景穩定
信評機構標普 (Standard & Poor's) 今 (18) 日重申,中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等為「A+」,短期主權信用評等為「A-1+」,前景則維持「穩定」。轉移及可兌換性評估 (T&C assessment) 評等則維持於「A+」不變。
標普分析師 Kim Eng Tan 說,「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反映了中國相對溫和的政府債務、強勁的國外資產部位,及超乎預期的經濟成長潛力。」在銀行體系的問題可能拖延經濟復甦的時間之下,中國所具備的條件,使它與其他經濟體相較更具優勢。
若經濟衰退比預期更久、更深,中國政府所面對的資產負債危機較為溫和。但報告表示,因中國國營企業只有部分已經改革,且大部份都高度融資,因此若經濟衰退持續較久,對國營企業將造成更大威脅。屆時中國政府亦需吸收地區銀行的虧損。
不過標普認為,中國雄厚的外匯儲備與堅強的財政政策,將使政府有能力負擔國營事業的虧損,而不會傷害其信用評等。因此標普也將對中國前景的看法維持為「穩定」。
標普並說,如果中國的企業改革,能為中國國內產業帶來營運及財務表現上的更好表現,那麼中國評等還有再上調的可能性。相對地,如果中國經濟表現疲弱,金融產業狀況也更加惡化,那麼中國信評評級則有可能遭下調。
==
10.香港5-7月失業率5.4% 維持在逼近4年高峰
香港最新失業率維持於逼近 4 年高峰,遭逢至少是 1990 年來最嚴重的衰退,造成僱主不願招聘員工。
香港政府今天在官網上宣佈,經季度調整後,截至 7 月 31 日為止的 3 個月內,失業率依然處於 5.4% 的水準。經濟學家原估揚升至 5.5%。
香港長達 1 年的衰退於上季結束,受益於對中國的出口反彈,經濟較前季成長 3.3%。
政府經濟顧問陳李藹倫在 8 月 14 日表示,復甦之路崎嶇不平。
跟去年同期相比,企業投資第 2 季減少 14%。
野村控股經濟學家 Renee Chen 強調:「業者也許感受到情勢好轉,但他們無法確定未來的需求回升到公司願意大舉徵才的程度。」
Chen 說,失業率是落後指標,在年底之前,恐怕都會相當「疲軟」。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 8 月 14 日指出,香港下半年的經濟形勢會有所改善,惟全球經濟仍存在「不確定性」。
==
11.英國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升1.8% 仍低於央行的2%目標
英國 7 月份年度消費者物價通膨連續第 2 個月低於英國央行設定的 2% 目標,係因食物價格下滑速度達近 2 年來最快速度。
英國國家統計局周二公佈的數據顯示,整體通膨高於經濟學家原先的預期,表示即使仍處於經濟衰退,但物價已較為彈性。
英國 7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升 1.8%,與 6 月份年升幅相同,為 2005 年 2 月以來最疲弱的數據,但根據《道瓊社》,此數據已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1.6% 年升幅。
以月率而言,7 月份物價指數較前月持平,低於 6 月的月升幅 0.3%,但已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0.2% 月降幅。
另一方面,核心消費者物價通膨年率持續加速,7 月份年率上升至 1.8%,為去年 11 月以來最快速度,亦高於 6 月份 1.6% 的年率,但月率依舊持平。
零售物價指數持續下滑,但 7 月份下滑速度已放緩,自 6 月份的 1.6% 年降幅縮小至 1.4% 年降幅。以月率而言,6 月份零售物價指數月升 0.3%,但 7 月份則較前月持平。
--
繼續這樣,很好很好,讓我可以減低一點生活費壓力?
==
12.菲律賓7月份國際收支為盈餘5.06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上升
菲律賓央行周二公佈,7 月份國際收支呈現盈餘 5.06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 1.42 億美元盈餘增加。
數據顯示,今年 1 月至 7 月貿易盈餘 27.2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貿易盈餘 20.8 億美元增加。
一位央行官員在周二稍早表示,因為海外勞工匯款和投資提升,菲律賓今年國際收支可能超過設定的 7 億美元盈餘目標。
去年一整年國際收支為盈餘 8900 萬美元。
==
13.印度商務部:7月份出口年減26% 進口年降35%-36%
印度聯邦商務部長 Rahul Khullar 周二表示,印度 7 月份出口年減 26%。
Khullar 指出,印度 7 月份進口較去年同期下滑 35% 至 36%。
商務部於本月稍早曾表示,6 月份商品出口年減 27.7% 至 128.1 億美元,較前月的 29.2% 年降幅縮小。6 月份進口則年減 29.3% 至 189.8 億美元。
==
14.馬來西亞央行長:重要指標下滑趨勢放緩 Q2經濟可能較Q1改善
馬來西亞央行長 Zeti Akhtar Aziz 周二表示,馬來西亞第 2 季經濟可能有所改善,係因數個重要指標下滑趨勢已放緩。
她表示:「國內經濟狀況已經在第 2 季展現改善的跡象,因為工業生產指數下滑趨勢和裁員速度皆已放緩。」馬來西亞第 1 季經濟規模較去年同期萎縮 6.2%。
Zeti 表示,債券市場已經浮現出「樂觀的跡象」,因為公債與 AAA 級債券之間的利差已經縮小,且殖利率較高的證券需求上升。她表示:「市場厭惡風險的情形已經緩和了。」
周一時,Zeti 表示,經濟展現出復甦的初期跡象,且可能在今年第 4 季返回經濟成長。然而,國家官方全年 GDP 預測值為衰退 4% 至 5% 之間,若要上修,目前仍言之過早。
==
15.日經資料庫:日本2009年度實際GDP萎縮3% 下年度有望成長1%
日經新聞旗下數位媒體公司 Nikkei Digital Media Inc 周二 (18日) 發布數據顯示,2009 財務年度日本實際 GDP (國內生產毛額) 萎縮 3%,而在下一年度有望向上成長 1%。
日本 GDP 數據乃來自於 Nikkei Digital Media Inc 底下的《日經股市電子資料庫》 (Nikkei Economic Electronic Databank System,NEEDS)。
雖然經濟在 2010 財年將可呈現擴張,但市場普遍認為不太可能全面恢復正常,因為個人消費和資本投資增長幅度皆不甚大。
目前 7-9 月當季,NEEDS 估計 GDP 季比將揚升 0.7%。如 4-6 月般,其他亞洲國家經濟振興措施發燒,帶動公共工程支出,因此日本國內出口有望保持強勁發展。
儘管如此,資本投資據估在 2010 年之後才可能恢復發展,因為企業團體獲利反彈回升情況不甚理想。
==
16.南韓央行利用Fed貨幣互換 注資6億美元至地方銀行
南韓央行 (BOK) 周二表示,已利用與美國聯準會 (Fed) 的信貸額度,提供 6 億美元為期 84 天的貸款給地方銀行。
BOK 表示,共有 6 家銀行參與競標,總額達 6 億美元,平均利率 0.8535%。原先BOK曾計畫提供 8 億美元為期 84 天的貸款。
此貸款有助於銀行針對部分本周到期的 15 億美元債務進行延展交易。
自去 (2008) 年 10 月始,BOK 和 Fed 簽署了規模達 300 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定,委託其保管韓元,以便在必要時可調度使用美元。
經過本次的注資行動,BOK 在外流通貸款總額為 62 億美元,較前月的 67 億美元下降。由於各銀行美元融資狀況改善,自 3 月中起 BOK 已開始減少供應美元給地方銀行。
==
17.澳洲央行理事會議記錄出爐 市場預估11月加息可能性大增
澳洲央行在 8 月中旬理事會議記錄指出,假設該國經濟持續如預期中的復甦,將開始加息。由於景氣好轉超過預期,將不會施行進一步金融寬鬆政策。市場從此份強烈暗示加息的聲明預期,11 月時澳洲央行可能調高政策利率。
但澳洲央行表示,由暫行財政刺激和低利環境,對於景氣復原的效果尚不明朗。因此,加息的時間點以避免採行量化過久抵消復原效果的風險平衡點為依據。
澳洲央行 8 月維持利率在歷史低點 3%。澳洲央行總裁 Glenn Steven 上周表示,現行利率是一種「急救應變」措施,常規利率最好是設定在 3% 以上。
澳洲央行在 8 月中旬理事會議記錄指出,判斷景氣不明的原則在於,家戶消費近期的成長是否受到財政政策影響,而導致迅速回落,或在風險反轉時造成更大範圍的衰退,還是它將使得低利率政策效果更加持續。
澳洲央行表示,中國景氣強勁復甦結果顯示,該國出口提振優於預期,相信市場針對中國的高度投資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內需強勁優於預期,雖被認為復甦持續力道短暫,但消費情況改善的結果毫無疑問。
澳洲央行時表示,通膨回落將不會如先前預期的低點,預期通膨在 2010 年底至 2011 年初回落約 2%。
澳洲央行表示,假設經濟情況回升一如預期,央行必須採行減少量化寬鬆立場。
過去幾個月,央行會議成員對於進一步降低政策利率保持開放立場,但這將會對於復甦中的經濟造成下跌的風險。現在這種立場可能已經不是必要。
==
18.巴西央行行長:就算各地股市普跌 無損全球復甦勢頭
巴西央行行長 Henrique Meirelles 表示,全球經濟可能已經處於轉捩點,就算全球股市因為復甦憂慮而下行亦然。
Meirelles 表示,就世界上的各別區域來看,還沒有出現明顯的復甦趨勢,不過毫無疑問的是,全世界之經濟體已經來到一個通膨及最終復甦的關頭。
在歐美亞股市因為美國經濟體的疲弱消費者信心而同步下跌後,巴西央行行長發出了上述聲明。就算是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其轉正的 GDP 數據也難以提振昨 (17) 日的市場情緒。
Meirelles 指出,巴西的經濟體顯現出「較穩固」的復甦跡象,其 GDP 在第 2 季時也透露出可望成長的跡象。
身為拉美最大經濟體的巴西,今年第 1 季時負成長了 0.8%,其 2008 年第 4 季 GDP 也下滑了 3.6%。
==
19.南韓7月份百貨公司銷售額年升4% 為連續第5個月上揚
南韓知識經濟局周二表示,7 月份百貨公司銷售額連續第 5 個月較去年同期上升,係因奢侈品銷售額成長所推動。
7 月份百貨公司銷售額年升 4%,較 6 月份的 3.6% 年升幅擴大,但較去年同期的年升幅 5.9% 縮小,該部官員表示,此點顯示目前判定消費已改善仍言之過早。
該官員表示,由於各種不同的促銷活動助長,7 月份奢侈品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成長 11.8%,而一般商品的銷售額年增 10%。
主要折扣商店 7 月份銷售額年減 6%,較前一個月的 1.4% 年減幅擴大,係因下雨頻繁且南韓今夏較以往溫度低所致。
==
20.美元走弱 新台幣33元附近震盪 收32.964元 升值2.1分
今( 18)日新台幣開盤一度貶破33美元,來到 33.02美元的價位,但因美元在亞洲匯市略為走弱,新台幣於 33元附近小幅震盪,終場收 32.964元,升值 2.1分。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6.58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1.96 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8.54 億美元。
今日外匯市場成交量較昨天減少 1.51億美元,減少幅度為 15%,外匯交易員指出,雖然國際美元在亞洲匯市略為走弱,但外資持續賣超台股 40億元,以及央行維持觀望態度,使得新台幣小幅升值 2.1分,來到 32.964元。
==
- Aug 19 Wed 2009 07:58
8/19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