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紐約匯市─經濟數據樂觀股市普漲 日元兌歐元跌幅創月度新高
因全球股市普漲,經濟樂觀且企業獲利表現良好,避險資產需求相對縮減,周三 (15 日) 美元匯率走勢疲軟,且日元兌歐元創下逾月最大貶幅。
日元和美元兌歐元周三下跌最慘,主因為半導體業龍頭 Intel Corp.(INTC-US;英特爾) 獲利超乎市場預期;且政府數據顯示美國 6 月工業產值下降 0.4%,幅度小於預計。加拿大元兌美元則因商品價格上揚,走強至 1 個月來的高點。
台北時間 04:17 日元兌歐元挫低 2.1% 至 133.40 日元。美元兌歐元下滑 1.0% 至 1.4107 美元。日元兌美元貶值 0.8%,報 94.25 日元。
國際貨幣基金 (IMF) 指出,日本政府和央行應隨時準備額外經濟振興措施,以在全球需求未見改善情況下,成為拉抬經濟復甦的助力。
--
我,賭,對了,吧?
財報果然優於預期。
財報週完了之後可以賣掉非美貨幣了(如果有錢的話)。
我現在認為之後並不會看好。
各公司回補庫存的量已經反應在這一季財報了,之後沒了。

==
2.能源盤後─原油庫存減少 美元走貶 拉抬油價睽違4日上漲
美國政府數據顯示,因煉油廠加量製造石油產品,使用石油量變多,上周原油庫存數量縮減幅度超乎預期,因此周三 (15 日) 原油期貨價格睽違 4 日首次揚升,上觸每桶 61 美元。
紐約商品交易所 8 月原油期貨收盤上揚 2.02 美元或 3.39%,報每桶 61.54 美元。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則漲 2.26 美元或 3.71%,報每桶 63.12 美元。
美國煉油廠原油使用量也上升至近一年來新高。但如汽油等石油產品需求仍然疲弱,造成石油產品庫存量大增至約 7.72 億桶,現已連續增加 16 周,上看 11 年來最高紀錄。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期油交割區 Cushing 的原油庫存量同樣連續 3 周上增,增加 60 萬桶至 3080 萬桶,到達近 4 個月來最大存量。
在周三美國勞工部發布報告,表示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揚升 0.7%,創近一年新紀錄後,美元兌大多數主要貨幣匯率皆呈下跌。而美元走弱,通常意味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如黃金和原油等等身價將升高。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EIA) 公布報告顯示,7 月 10 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量下降 280 萬桶,汽油庫存則增多 150 萬桶,包括柴油和熱燃油在內的蒸餾油庫存增加 60 萬桶。
庫存減少原因在於,上周煉油廠將石油產品產能調升到 87.9%,高於前一周的 86.8%,也是去年 8 月以來的新高紀錄。
發動石油武裝暴動的奈及利亞主要叛軍組織,尼日河三角洲解放運動 (MEND) 領袖 Henry Okah 根據特赦協議獲釋後,該組織周三發表聲明,宣布停火 60 天。但 12 小時後因政府部隊在其本營附近部署,發出威脅將取消此停火協議。
--
沒錢進場的我真是可憐蟲,進場的人賺了可以分我嗎?
口以嗎口以嗎口以嗎?
這波至少反彈到70美金。

==
3.油價大幅波動 別怪投機客 因為自己可能就是投機客
原油價格近來仍大幅波動。今年稍早的漲勢,並未能使油價接近去年7月的高點,但變動幅度仍不可謂不大。
是誰推動了這股大幅波動的走勢?當然是投機客!
這可能是近來最熱門的答案。但是投機客只是代罪羔羊?還是操控市場的黑手?這個問題還是推給黑石能源基金經理人Dan Rice。該基金為過去十年間,表現最佳的美國股票共同基金。
Rice相信,投機客的確在市場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他卻無意指責他們推高了價格。
提起去年創記錄的每桶147美元價格,Rice說,「投機為市場提供了流動性。我不確定,若沒有了投機客,價格是否就不會如此大幅波動。」
實際上,Rice說投機客對交易雙方都有價值。「若沒有投機客帶來的流動性,則市場的波動可能加大,」他說。
而且,要為投資人貼上投機客的標籤,可得謹慎小心,因為自己可能就是投機客。
Rice說散戶投資人交易ETF,其實一直都是投機,ETF充滿投機性。
--
中產階級以上,好野人,就是投機客。
可憐那些中下階層沒錢買相關金融商品的人,卻還是要加油。
弱肉強食的世界。

==
4.Fed:經濟復甦緩慢 將使得失業率偏高
根據周三公布的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官員的最新想法,經濟衰退可能已近結束,但復甦可能非常緩慢,失業的勞工可能幾年都難找到工作。
Fed公布6月23至24日的會議記錄,顯示Fed官員冗長討論了有關買進更多公債,以壓低利率。
但同時又擔憂此舉可能產生反效果,因為市場擔憂央行是將聯邦債務貨幣化。
在會議最後,Fed決議維持利率於記錄低點,不再擔憂通貨膨脹可能過度下降。
==
5.紐約州7月製造業指數上升至-0.6 創一年高點
根據紐約Fed銀行周三公布的製造業調查結果顯示,紐約地區7月製造業活動未見惡化,亦未改善,增加了美國經濟於第三季開始改善的希望。
紐約州7月製造業指數上升近9點至-0.6,6月為-9.4。該指數於3月觸及記錄低點-38.23。
7月新訂單指數上升至5.9,6月為-8.2。
但7月就業指數仍疲弱,為-20.8,6月為-21.8。
紐約地區7月的未來六個月整體企業情況指數下降至34.0,6月為47.8。
==
6.MBA:利率下降 美國上周再融資申請案件上升17.7%
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周三公布,由於抵押貸款利率下降,上周美國再融資申請案件上升了17.7%。
MBA最近一次的調查顯示,7月10日結束的一周,購屋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前一周下降9.4%。
根據此項調查顯示,抵押貸款總申請案件較前一周增加4.3%。該調查涵蓋約半數美國零售住宅抵押貸款申請案件。
上周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去年同期則下降2.7%。
7月3日結束的一周,整體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前一周上升10.9%。
上周,再融資申請案件約佔整體案件的54.9%,前一周為48.4%。
根據這項調查,上周30年期固定式抵押貸款利率為5.05%,低於前一周的5.34%。
同時,15年期固定式抵押貸款利率--房屋再融資的熱門選項--平均為4.59%,低於前一周的4.83%。
==
7.俄國6月工業產值較去年同期減少12.1% 惟已優於預期復甦有望
俄羅斯國家統計局周三 (15 日) 發布統計資料顯示,6 月國內工業產值和去 (2008) 年同期相比萎縮 12.1%,相較之下 5 月萎幅則是空前上觸 17.1%。
以月度比較,未經季節調整的 6 月工業產值揚升 4.5%。
Danske Bank 資深分析師 Lars Rasmussen 表示:「此數值優於市場預期,代表工業部門已開始趨向穩定。然而,我們預期復甦腳步不會太過快速。」
今年 1-4 月分,俄國工業產值減幅分別為 16%、13.2%、13.7% 和 16.9%。
==
8.歐洲6月新車銷量年增2.4% 14個月來首見成長 飛雅特表現最佳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 (ACEA) 周三公佈,6 月份新車銷量較去年同月增加 2.4%,創 14 個月來首度成長。主要由於區內逾 10 個國家政府祭出車輛汰舊換新的獎勵措施,刺激新車需求。
不過統計顯示,今年上半歐洲新車銷量較去年同期減少 11%,至 734 萬輛。
6 月份西歐地區新車銷量年增 4.6%,達 138 萬輛﹔而上半年銷量則下滑 9.8% 至 698 萬輛。
處於破產保護的美國通用汽車 (General Motors),其歐洲地區業務似乎未受獎勵措施帶動,該月新車銷量年減 8.4% 至 133373 輛﹔儘管雪佛蘭 (Chevrolet) 品牌銷量年增 16%,但難以平衡核心的歐寶 (Opel) 及 Vauxhall 品牌合併銷量下滑 8.9% 的打擊。通用目前也正接洽出售後二個品牌的大部分所有權。
義大利最大車廠飛雅特 (Fiat SpA﹔F-IT) 6 月份銷售則表現亮眼,新車銷量年增 11.7% 達 125640 輛,榮登該月在歐洲地區表現最佳車廠。顯然汰舊換新措施,成功激勵其生產的小車需求。
歐洲最大車廠福斯 (Volkswagen AG﹔VOW-DE) 6 月份新車銷量則年增 9.5%,達 312302 輛,主要由核心的 VW 品牌銷售驅動。
美國第 2 大車廠福特 (Ford Motor Co.﹔F-US) 歐洲分部,該月新車銷量則僅年增 2.2% 至 146542 輛﹔其中核心的 Ford 品牌銷量年增 5.4%,顯著彌補較小的瑞典品牌富豪 (Volvo) 新車銷量年減達 15% 的衝擊。
全球最大車廠 Toyota Motor Corp. (7203-JP﹔豐田) 6 月份在歐洲新車銷量跟隨美國通用趨勢,年減 4% 至 65246 輛﹔其中豪華車品牌凌志 (Lexus) 銷量更銳減 30%,降至僅 1696 輛。
由於汰舊換新措施鼓勵購買小車,重擊歐洲豪華車市場。德國兩大高級車款製造商 BMW AG (BMW-DE) 及戴姆勒 (Daimler AG﹔DAI-DE),上個月在歐洲新車銷量分別下滑 10.9% 及 2.7%,至 75466 輛及 70380 輛。兩公司高層上周皆表示這類汽車市場已經觸底。
至於法國二大車廠雷諾 (Renault SA﹔RNO-FR) 及標緻雪鐵龍(PSA Peugeot Citroen﹔UGB-FR),上個月新車銷量成長幅度大致符合產業整體趨勢,分別年增 3.4% 及 4.4%,達 141932 輛及 191638 輛。
--
沒看到ED公司的Renault,應該不差吧?
==
9.英國6月失業申請人數增加2.38萬人低於預期
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英國6月失業申請人數增加2.38萬人,失業率為4.8%,預期增加4.13萬人。
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7月15日消息,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ONS)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英國6月失業申請人數以13個月來最慢的速度增長,提供了關於衰退最糟糕階段已經過去的新證據。
6月失業申請人數增加2.38萬人,經濟學家預期增加4.13萬人。5月失業申請人數修正後增加3.08萬人。
失業申請人數連續16個月上升,使得失業申請總數達到156萬人,為1997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6月失業率由5月修正後的4.7%增至4.8%。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衡量,英國至5月三個月的失業人數增加28.1萬人至238萬人,這是1971年開始記錄以來的最高季度增長。相應的失業率上升0.9個百分點至7.6%。
至5月的三個月剔除紅利的平均收入年增2.6%,為01年開始記錄以來最低增幅,符合預期。包括紅利在內的平均收入年增2.3%,預期為年增2.1%。
==
10.外資匯入 台灣央行因韓元急升而觀望 台幣勁揚1.15角
新台幣早盤小升,升幅逐漸放大;午盤收在32.984元,勁揚1.03角;下午盤開出後,升幅再度放大,終場升值1.15角。
外匯交易員表示,國際美元走弱,國際黃金期貨站穩每盎司922.80美元,美元避險需求大減下,非美系貨幣今日全數走揚;台股一度大漲132點,股匯連動下,外資增加匯入力道,更讓新台幣升值幅度擴大。
交易員進一步,匯銀人士原本預期央行會在33元時出手阻升,因此交易意願大減;但今天韓元跟著勁揚近1.5%,央行在新台幣、韓元比價效應下,大幅降低阻升力道,新台幣才會升破33元。
若由新台幣 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走勢觀察,1周遠期合約價約以折價4分作收,1個月遠期合約價以折價8分作收;折價幅度再度擴大,顯示海外法人對新台幣未來升值的預期,逐漸增加。
--
看來今天升值應該也是沒有意外的。
股市應該會追高,昨天美金跌了之後今天續跌也是正常。

==
11.新興市場教父:衍生性商品監管不彰 7年內將爆發新金融危機
素有新興市場教父美名的 Templeton Asset Management Ltd. 執行董事長 Mark Mobius 周三 (15 日) 表示,若無法有效監管衍生性商品,以及各國政府刺激經濟專案下,隨之而來的全球資金氾濫問題,恐怕在 5-7 年內,將爆發一場新的金融危機。
Mobius 在 13 日於伊斯坦堡接受電訪時指出:「來自投資銀行的政治壓力,以及所有在衍生性商品上營利的人們,皆會成為美國政府加強監管的阻力。如此,我們勢必將面臨另一波危機的衝擊。」
國際清算銀行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估計,現行流通的衍生性商品總價值 592 兆美元,約為美國 GDP (國民生產毛額) 的 10 倍。
據指數編製機構 Markit Group Ltd. 表示,美國司法部正對信貸違約交換市場展開調查。根據 3 名知情人士消息,美國反壟斷部門本月已向擁有 Markit 股權的銀行發出民事調查通知,以確定他們是否擁有獲悉市場價格資訊的非正當管道
美國財政部長 Timothy Geithner 上周也督促國會,認為立法加強監管衍生性商品市場是「勢在必行」。
Mobius 同時也預期短期股票市場將出現不少「劇烈修正」,他指出:「一旦投資人陷入焦慮,修正走勢便很可能上達 15-20%。」
他聲稱新興市場股票「價格低廉」,且還有空間持續上漲,並表示自己看好商品和相關公司,如英國礦業集團 Anglo American Plc (AAL-UK﹔英美資源集團),其收益來自於白金、黃金、鑽石、煤炭和基本金屬。
在中國和印度,Mobius 則看好消費者導向的股票和銀行機構。
--
大意:已開發國家有很多可怕的衍生性商品喔,會爆炸喔。
快來新興市場,快來商品市場。
阿不就是一直吹自己投資的標的=.=

==
12.傳統能源龍頭埃克森美孚將投資6億美元 研發藻類生質燃料
埃克森美孚 (Exxon Mobil Corp; XOM-US) 將投資 6 億美元,在未來 5-6 年中努力透過藻類研發生質燃料。儘管這家石油巨頭曾經表示,替代能源將只佔全球能源供應的一小部分。
過去埃克森美孚對於諸如風力﹑生質能源和太陽能等綠色能源,一直抱持懷疑態度,並支持質疑人為造成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另外,該公司曾在今年 5 月股東大會上,迴避投資替代能源燃料的提案。
然而,根據《CNNMoney》引用《Reuters》報導,埃克森美孚週二 (14日) 表示,正投入大量資金在替代能源的研發,並與生物技術企業 Synthetic GenomicsInc 組成研究和發展聯盟努力透過藻類研發生質燃料。
Synthetic Genomics Inc 是一家私人控股公司,主要從事基因方面的研究。
埃克森美孚表示,這項合作計畫的第一步,將在聖地牙哥建立研發中心。
埃克森美孚透過視訊會議表示,這項專案光在初期,得耗資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因此,透過藻類研發出的生質燃料,再轉化成市場上可賣的商品,還得耗費多年的時間。
埃克森美孚研究部副總裁 Emil Jacobs 表示,「我們得面對現實,研發生質燃料並不容易,而且不保證會成功。」
Synthetic Genomics 的創辦人 Craig Venter 表示,藻類研發燃料這項專案的支出,對埃克森美孚每年 250-300 億美元的資本預算來說,只是九牛一毛。但這項專案將會是世上規模最大的生質燃料研發專案
資產管理公司 Johnston Lemon Asset Management 總裁 Fred Burke 表示,埃克森美孚這項藻類研發燃料的專案,雖然不能平息市場仍認為它研發替代能源不夠努力的評論,但也朝正確的方向跨出一步。
Burke 說,「這真是太棒了。這表明他們正在尋找和嘗試其他的方案,坦白說,我不知道他們之前打算這麼做。」
埃克森美孚才在最近一期能源展望會中表示,即使預測替代能源的資源將快速成長,原油﹑天然氣和煤在 2030 年將滿足近 80% 的全球能源需求。
歐洲最大石油公司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 Plc;RDS.A-NL)也在尋求透過藻類研發出機油的可能性,但各界都認為必須耗費多年的研究,才能找到商業化的可能。
埃克森美孚副總裁 Jacobs 對記者表示,在考慮所有類型生質燃料在環保功效和經濟層面的可行性後,決定藻類作為他們的研究目標。
藻類研發的最大好處,在於藻類不會與糧食作物爭奪土地,所以不會為了滿足能源的需求,而造成食品價格的上漲。透過藻類研發生質燃料,陽光和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必備的。埃克森美孚表示,它將透過發電廠、天然生產或煉油廠等方式取得二氧化碳。
--
這篇完全是個人喜好。
在Discovery看到的技術,大公司也要投入研發了。
當然要替代石化燃料並不容易,但是替代的百分比漸漸提高,降低對石化燃料的依賴總是好事

==
13.政院砸420億推六大新興產業 衛署打出醫美、健檢吸陸客
行政院上午召開政務會議,規劃六大新興產業,預估 99 年度投入預算 420.46 億元,預計各個方案將在7月底前彙整提報行政院會,政務委員張進福計畫中規劃,生技產業 66.56 億元,觀光產業 87.16 億元,綠能產業 94.71 億元,健康醫療 79.69 億元,精緻農業 55.85 億元,文化創意 36.49 億元。
經濟部已針對綠能產業方案,召開分工協調會議,近期內將召開第一次綠能產業發展會報,並提報行政院。
此外,針對健康醫療產業,衛生署鑑於陸客近來流行來台灣進行健康檢查、美容醫療,編列 8000 萬元預算。
衛生署高層透露,由於台灣醫療品質相對大陸佳,因此打算提升台灣醫療品質,以吸引對岸美容、健檢、顧問等服務,同時衛生署還將考慮輸出台灣製醫藥品、醫療器材等到大陸。
衛生署官員指出,一方面台商返台就醫需求仍在,二方面陸客來台就醫情況日益熱絡,三方面金門醫院需要擴建,衛生署因此有意拋磚引玉,將金門醫院擴建。官員透露,民間已經有財團看好醫療商機,打算在金門開設醫院。
--
還是個人喜好。
政府終於做了一件有腦的事情!!
但是不該把陸客當作唯一目標,台灣醫療品質的C/P比在全球算有名了。
瞄準歐美日等有錢國家的客人才是重點,好好發展才能填補健保黑洞。
台灣的健保可是全地球最好的健保,想辦法營運下去是很重要很神奇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llowocean 的頭像
    yellowocean

    耶魯歐迅實業

    yellowoc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