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第1季GDP終值上修 季減降至-3.8%年減-14.2% 優於預期
日本內閣府周四公佈第 1 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終值,萎縮幅度較初步統計結果下降,不過仍相當高。
經修正後,日本第 1 季實際 GDP 季減幅度,由原先公佈的 4.0% 改善至 3.8%﹔年減幅度亦由 15.2% 下降 1% 至 14.2%。雙雙優於經濟家預估的季減 3.9% 及年減 14.9%。
其中資本支出季減幅度,同樣由初值 -10.4% 上修至 -8.9%。
--
各國經濟指數都有上修,應該是之前專家估太低了點。
整體看來比預期的要好,但是不見得是觸底。
就像考試考太難你以為自己可能會只有三十分,結果出來成績是四十分。
值得高興嗎?見仁見智囉。
==
2.紐約匯市─美國與德國公債殖利率差距擴大 美元上漲
美元兌歐元上漲,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高於德國同期公債殖利率,且差距擴大至2007年10月以來最大,使得美國資產更具吸引力。
日元兌大多外幣下跌。全球經濟衰退減緩,預期將促使投資人借入低利率日元,轉投資高收益資產,日元因而下跌。
澳元兌日元上漲,澳洲6月消費者信心創22年來最大升幅。
分析師說,投資人不願賣出美元,美國資產的收益率較為有利。
美國今日標售10年期公債190億美元,殖利率上升達0.14個百分點,接近4%,創10月16日以來最高水準。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對德國同期公債殖利率的優勢,擴大至0.27個百分點,創近二年來最大差距。
今日稍早,美元下跌。俄羅斯央行第一副總裁Ulyukayev今日在墨斯科說,俄羅斯可能將部份外匯儲備由美國公債轉移至國際貨幣基金(IMF)發行的債券。巴西財長亦說,巴西可能購買IMF債券100億美元。
分析師說,市場多所談論,各國央行將投資自美元分散,是美元長期下跌的原因。
5月,美元兌歐元下跌了6.6%,創今年最大單月跌幅。美國預算赤字擴大為四倍,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貨幣供給增加,預期將使美元受到壓力。
分析師說,美國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對美元的影響將逐漸增加。
利率期貨顯示,Fed在11月會議中,升息到至少0.5%的機率為45%,一周前,該機率為27%。
Fed今日公布褐皮書經濟報告指出,在近半數Fed地區,經濟下滑速度已減緩。
==
3.能源盤後─庫存意外大幅下降 原油收高1.32美元 突破71美元
原油期貨周三上漲,逾七個月來,首度突破每桶71美元。政府數據顯示,由於進口下降,汽油需求上升,上周原油庫存意外下降。
能源資訊局(EIA)公布6月5日結束的一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440萬桶。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上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80萬桶。
紐約7月原油上漲1.32美元,或1.9%,收於每桶71.33美元,創10月20日以來,近月合約最高收盤水準。
該報告顯示,原油每日進口較前一周減少67.6萬桶,過去四周的汽油需求較去年同期上升0.4%。
EIA報告還顯示,上周汽油庫存減少160萬桶,蒸餾油庫存減少30萬桶。
上周煉油廠開工率率為85.9%,小幅低於前一周。
分析師說,這份報告明顯屬利多,原油,汽油與蒸餾油庫存均下降,當更能增加對原油的利多預期。
周二收盤後,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上周原油庫存減少596萬桶至3.579億桶。
分析師說,能源庫存全面下降,原油價格因而上漲,但消息面可能已有所反應。
中國經濟出現強勢訊號,亦支撐了原油價格上漲。
二家中國報紙報導,中國5月工業生產預期較去年同期上升8.9%。該數據定於周五正式公布。周二,新的數據顯示5月中國汽車生產上升34%。
過去一年來,全球原油消費下降0.6%,或每日42萬桶,為自1993年以來首度下降,亦為27年來最大降幅。
--
喔喔,今天禮拜四了耶,看來中油又要大漲價了。
OPEC可以依照約定穩定油價嗎?口以嗎口以嗎口以嗎?
==
4.Fed官員Lacker:隨著經濟復甦 需要升息時 Fed不能拖
Lacker說,有投資人擔憂,如果Fed稍有不慎,則注入金融體系的大筆資金,可能使得通貨膨脹加速。
Lacker說他自己的通貨膨脹展望則稍佳,穩定的通貨膨脹預期,有助抑制價格大幅上揚。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挑戰將在於縮小資產負債表帳目,及當經濟復甦時,及時緊縮政策,阻止通貨膨脹上升,」Lacker說。
Lacker是一周內第二位Fed官員,出面警告升息可能只能快,不能慢。
近幾日,金融市場將預期央行緊縮信用的時間,提前到了秋季。許多分析師原預期,初次升息最早應在12月。
Fed主席伯南克對通貨膨脹的展望,似乎並不像Lacker與其他官員那般擔憂。
伯南克近來說,公債殖利率近來上升,是因為幾項因素導致,並非僅因通貨膨脹擔憂。有部份因素還是正面的發展,如經濟大蕭條的擔憂減緩。
--
看看那精美的油價。
請把握好經濟活動觸底的時機,升息以降低通膨。
不然今年又要看到一百美元的油價我頭會很痛……
==
5.英鎊兌美元沖高回落
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1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製造業產值月升0.2%年降12.7%,好於市場預期中值的月升0.1%年降12.6%。3月製造業產值修正後月升0.2%年降13.1%;4月工業產值月升0.3%年降12.3%,好於預期中值的月降0.1%年降12.4%。3月工業產值修正後月降0.3% 年降12.7%,數據暗示工業低迷狀況在觸底。
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還公佈,英國4月全球產品貿易赤字擴大,其中對非歐盟國家的出口下降。4月產品貿易赤字為70億英鎊,略高於預期中值的赤字64億英鎊。3月產品貿易赤字修正後為65億英鎊。其中,對歐盟國家的出口月升3.9%,進口月升0.9%;對非歐盟國家的出口月降2.9%,進口月升4.4%。
外電10日報道,英國反對黨10日試圖施壓首相布朗提前舉行大選,希望繼布朗平抑工黨政府內部叛亂之後令其下台。但專家指出,相關投票很可能失敗,即便是希望布朗下台的議員也不會希望現在舉行大選。
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斯特恩隔夜表示,美聯儲還沒有必要開始通過收緊貨幣政策來抵禦通脹。目前並不對短期內的通脹風險感到非常擔憂。雖然多個信貸市場的運轉情況已較數月前大有好轉,但美聯儲沒有必要立即上調利率。受此推動美元全線回吐自上週五以來的漲幅。
技術面看,英鎊兌美元小幅沖高回落。日MACD線零軸上方橫向運行,KDJ指標則有再度金叉跡象。短期看匯價維持較強格局,但升勢趨緩,短期指標有走軟跡象,後市匯價能企穩在1.6240附近支撐,英鎊兌美元還有走高的可能。上方阻力位於1.6440,1.65附近,下方支撐位於1.6240,1.6160附近。
--
看來不得不先下手一些了,不然我就要多生十萬塊出來=.=
==
6.彭淮南:新台幣匯率與亞元構想無關 亞元實現時間會比歐元久
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今(10)日表示,亞元構想與新台幣匯率無關,新台幣如果貶值,不可能是因為提出亞元而貶值;亞元是一個願景,但亞洲國家經濟發展程度 沒有歐洲那麼一致,真正實現的時間會比歐元久。
彭淮南今天在央行記者室向記者說明亞元與新台幣;他指出,之前曾經在峇里島亞銀年會就曾提出亞元構想, 7日在台北大學的談話並不是第1次提出。
媒體報導,新台幣 8 日因為彭淮南提亞元構想,貶值1.55角;彭淮南指出,當天是因為歐洲盤的國際美元突然強起來,亞幣兌國際美元貶值,但新台幣貶值幅度也相對穩定。
彭淮南進一步指出,雖然國際金融市場都是事後找理由解釋,分析師也有近 80% 都是在事後找理由,但是也要找合理的理由。「提到亞元、新台幣就貶值,並沒有邏輯。」
彭淮南表示,亞元跟匯率沒有關係,亞元是願景,還有long way to go;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放進亞元,而是經濟發展類似的國家,才會放進亞元體系。
彭淮南說,當初歐元成立時,也是源自於歐洲共同體,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孟岱爾(Robert Mundell)提出歐元計畫開始,歐元一路走來就走很久。
彭淮南進一步表示,亞洲國家經濟發展程度 沒有歐洲那麼一致,真正實現的時間會比歐元久,多久會實現要看意志力。
--
彭總你喊水會凍結,雖然大家是事後找理由沒錯,但是你的影響絕對不小啊!!
你現在出來更正之後,我猜今天新台幣會升。
==
7.外資匯入 央行小幅阻升 新台幣勁揚1.38角 收32.715元
非美系貨幣走強,外資匯入,央行小幅阻升;新台幣今(10)日勁揚1.38角,終場以32.715元作收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8.72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5.02億美元,合計成交量16.88億美元。
新台幣開盤勁揚超過1角,升幅逐漸放大;午盤暫收於 32.708元,升值1.45角;下午盤開出後,升幅小幅縮小,以升值1.38角作收。
外匯交易員指出,美元避險需求降低,非美系貨幣再度轉強;外資再度匯入台北匯市,出口商略有跟隨拋匯下,新台幣升值超過 1 角。如果從成交量觀察,其實不是很多,預估新台幣今日升值與國際美元走勢關係大,與台股比較無關。
央行方面,交易員表示,央行今天一路低接買匯;下午守在32.700元的價位,以32.715元作收也符合央行的預期。
若由新台幣 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走勢觀察,1 周遠期合約價以折價 1角作收, 1個月遠期合約價以折價 2角作收;折價幅度擴大近 1角,顯示遠期市場對明日新台幣升值的預期大增。
==
- Jun 11 Thu 2009 08:29
6/11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